双创双增活动促进基层党建与新农村建设同步发展去年以来,我们围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全市开展了以“创办领办经济发展项目、创办领办社会服务组织,增强集体经济实力、增强服务群众本领”为主要内容的“双创双增”活动,进一步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实现了基层党的建设与新农村建设互促共进、协调发展。目前,全市已有*多名农村党员干部参与创办、领办经济项目*多个,中介服务组织*多个,年增加村级集体收入*多万元,带动农民群众40多万户。一、适应形势,把握要求,探索基层党建工作服务和促进新农村建设的新路子加强农村基层党的建设,为推进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在新形势下显得尤为重要。我们通过探索开展“双创双增”活动,努力增强和发挥基层党组织领导和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积极作用。发挥新农村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迫切需要基层党组织改进对农村经济工作的领导方式,努力提高群众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农民群众单家独户无序化的小生产、小经营,与日益发展的社会化大市场、大流通、大服务严重脱节,导致增产不增收、经济效益低下的问题十分突出。开展“双创双增”活动,就是通过组织、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创办、领办经济项目和服务组织,把千家万户联合起来,形成经济联合体,不断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推动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发挥新农村建设中的示范带动作用,迫切需要基层党组织进一步提升党员干部素质,鼓励和支持他们在发展经济上建功立业贡献才干。农村党员干部是新农村建设的骨干力量。近几年来,广大农村党员干部在新农村建设中较好地发挥了表率作用。但农村党员干部带头致富的技能本领亟待提高,帮助群众、带动共富的作用也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开展“双创双增”活动,就是要通过鼓励和支持他们创办领办经济项目、服务组织,进第1页共4页一步提高能力素质,带动农民群众增收致富。发挥新农村建设中的组织保障作用,迫切需要基层党组织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切实解决有心作为、无钱办事的问题。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推进,村级党组织可支配的经济来源大幅度减少。同时由于历史原因和自然条件限制,不少村集体经济较为薄弱,有的村甚至负债累累,开展各项建设底气不足,腰板不硬,说话不响。开展“双创双增”活动,就是要引导农村基层党组织开发利用集体资产,不断拓宽集体增收的新路子,努力增强集体经济实力。二、突出重点,抓住关键,扎实推进“双创双增”活动开展“双创双增”活动,重点在“创”,目标在“增”。关键是要加强引导把“双创”项目兴办起来,通过扩大培训把项目辐射功能彰显出来,通过优化环境把“双创双增”活动推广开来。遵循市场规律,积极引导党员干部兴办“双创”项目。一是坚持投资主体多元化。在鼓励农村广大党员干部带头投资创办项目的同时,积极吸收入党积极分子、种养大户、城镇下岗(退休)职工和各类营销人才、科技人才以及民营企业参与投资,广泛采取合股创办、独资领办、引资共办等形式开办经济项目和服务组织。二是项目发展产业化。紧紧围绕各地的产业优势,引导党员干部创办、领办具有市场开拓能力、农产品深加工和为农民提供生产经营服务的“双创”项目。同时引导党员干部把过去各自创办的公司、基地联合起来,优化重组。三是项目管理规范化。严格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对所有“双创”项目明确权属,规范管理,实行自主经营,独立核算。并建立完善了利益分配管理办法,实行按劳、按股、按贡献分配相结合,保证所有投资主体和参与各方特别是集体的合法权益。强化主体培育,努力增强“双创”项目辐射带动功能。一是围绕特色产业抓培育。将宜城的西瓜、枣阳的甘蔗、老河口的梨桃等产业技术作为重点内容,分期分批对农村党员干部开展了大规模培训。二是突出专业技术抓培育。在以市、县党校为主阵地进行系统性培训的同时,从全市选择了10家“双创”第2页共4页公司(基地)作为培训基地,对农村党员干部进行专业技术培训。与高等院校、知名企业联系,选送了*9多名党员干部外出学习深造、打工锻炼、参观考察。三是实行分类指导抓培育。市委每年集中培训*名优秀村党组织书记,各县(市、区)每年对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