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估指南 AQ∕T 9011-2019 2019—9-12 发布 2020-02-01实施 1 范围 本标准给出了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估的基本要求、工作程序与评估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以下简称应急预案)内容适用性的评估活动。根据预案类别、适用的对象不同,评估工作的组织及实施可参照本标准进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9639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应急预案emergency responseplan 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最大程度减少事故损害而预先制定的应急准备工作方案。 3.2 应急响应emergency response 针对事故险情或事故,依据应急预案采取的应急行动。 3.3 应急预案评估emergency responseplanassessment 对应急预案内容的适用性所开展的分析过程。 4 基本要求 4.1 评估目的 发现应急预案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对是否需要修订作出结论,并提出修订建议。 4.2 评估依据 主要依据以下内容: a)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及规范性文件; b)生产经营单位风险评估结果; c)生产经营单位应急组织机构设置情况; d)应急演练评估报告; e)应急处置评估报告; f)应急资源调查及评估结果; g)其他相关材料。 5 评估程序 5.1 成立评估组 结合本单位部门职能和分工,成立以单位相关负责人为组长,单位相关部门人员参加的应急预案评估组,明确工作职责和任务分工,制定工作方案。评估组成员人数一般为单数。生产经营单位可以邀请相关专业机构的人员或者有关专家参加应急预案评估,必要时委托安全生产技术服务机构实施。 5.2 资料收集分析 评估组应确定需评估的应急预案,依据4.2 收集相关资料,明确以下情况: a)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性文件及上位预案中的有关规定变化情况; b)应急指挥机构和成员单位(部门)及其职责调整情况; c)面临的事故风险变化情况; d)重要应急资源变化情况; e)应急救援力量变化情况; f)预案中的其他重要信息变化情况; g)应急演练和事故应急处置中发现的问题; h)其他情况。 5.3 评估实施 5.3.1 采用资料分析、现场审核、推演论证、人员访谈的方式,对应急预案进行评估。 a)资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