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病句题一、抓句子成分1、出现了并列的短语,可能是搭配不当、分类不当、语序不当或语意不明;2、出现了多个谓语,可能是搭配不当、偷换主语;3、出现了长宾语,可能是宾语中心语残缺、搭配不当;4、出现了多重定语、多重状语,可能是语序不当或赘余;5、出现了数量短语,可能是语意不明、重复、语序不当、用词不当;6、出现了“的”字的短语,可能是语意不明、搭配不当、偷换主语或语序不当;二、抓词语标志7、出现了时态副词和助词,可能是前后矛盾;8、出现了介词,可能是搭配不当、结构混乱、主客颠倒、主语残缺;9、出现了代词,可能是语意不明、重复;10、出现了连词(关联词),可能是关联词搭配不当、残缺,分句语序不当(分句关系不符合逻辑);11、出现了文言词语、书面语,可能是重复;12、出现了两面性的词语,可能是前后肯否不一、不合逻辑;13、出现了“避免”、“防止”、“以防”、“以免”、“切忌”、“禁止”等表示否定的词语(或者疑问句),可能是不合逻辑或表意相反;14、出现了“前去”、“新生”、“保管”、“没有”、“走”、“和”等多义词或多义短语,可能是语意不明;15、出现了“使、让、令、把、被”等词,可能是主语残缺、主客颠倒、语序不当;三、抓句子结构16、出现了判断动词“是”“成为”,可考虑主语与宾语是否搭配;17、出现了固定结构、下定义,可能是结构混乱;18、如果句子的“病状”不明显,可压缩句子的主干,看相关成分是否搭配、残缺,或结构是否混乱。抓句子成分A、出现了并列的短语,可能是搭配不当、分类不当、语序不当或语意不明。1. 有关部门对极少数不尊重环卫工人劳动、无理取闹、甚至殴打侮辱环卫工人的事件,及时进行了批评教育和严肃处理。(搭配不当,“事件”不可以“批评教育”)2. 我们家乡美丽而富饶,这里土地肥沃,特别适宜种果树、棉花、甘庶,此外,还适宜栽种梨树和枣树。(分类不当,“梨树和枣树”都是“果树”)3.采风小组搜集了近七百万字的民间故事、七百余首情歌和少量民歌。(分类不当,“情歌”与“民歌”互有包容,二者是交叉关系,不能并列。)并列成分意义上往往包含着内在的有机联系,有先后、主次、深浅、远近之分,这些联系和差别相应地直接反映在排列顺序上,成为规律性的约束,随意改动,便会造成排序不当。B、出现了多个谓语,可能是搭配不当、偷换主语1. 这个文化站已成为教育和帮助后进青年,挽救和培养失足青年的场所,多次受到上级领导的表彰。(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