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心悸(心律失常)中医临床路径

心悸(心律失常)中医临床路径_第1页
1/6
心悸(心律失常)中医临床路径_第2页
2/6
心悸(心律失常)中医临床路径_第3页
3/6
心悸(心律失常)中医临床路径一、心悸(心律失常)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应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心悸(TCD 编码:BNX010)。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心律失常,尤其缓慢性心律失常(ICD-10 编码:149.302)。(二)诊断依据1. 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ZYYXH/T19-200 与《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贝(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2 年)。(2)西医诊断标准:参考全国中西医结合防治冠心病、心绞痛、心律失常研究座谈会制定的“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评定标准”和“心律失常严重程度及疗效参考标准”制定的疗效标准。2. 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心悸(心律失常)诊疗方案”。心悸(心律失常)临床常见证候:1、心虚胆怯:心悸善惊易恐,坐卧不安,少寐多梦,舌苔薄白或如常,脉象动数或虚弦。2、心血不足:心悸头晕,面色不华,疲乏无力,舌质淡红,脉象细弱。3、阴虚火旺:心悸不宁,心烦少寐,头晕目眩,手足心热,耳鸣腰酸,舌质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4、心阳不振:心悸不安,胸闷气短,面色苍白,形寒肢冷,舌质淡白,脉虚弱或沉细而数。5、水饮凌心:心悸眩晕,胸脘痞满,形寒肢冷,小便短少或下肢浮肿,渴不欲饮,恶心吐涎,舌苔白滑,脉象弦滑。6、心血瘀阻:心悸不安,胸闷不舒,心痛时作,或见唇甲青紫,舌质紫暗或瘀斑,脉涩或结代。(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心悸(心律失常)诊疗方案”及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ZYYXH/T19-2008,ZYYXH/T65-2008)。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心悸(缓慢性心律失常)。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四)标准住院日为 W14 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心悸(TCD 编码:BNX010)和心律失常,尤其缓慢性心律失常(ICD-10 编码:149.302)的患者。2•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3•心脏超声提示心脏收缩功能不全(EF 值<45%)的患者,不进入本路径。(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七)入院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2)血生化:包括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血糖、电解质、心肌酶谱、BNP;(3)心电图;动态心电图;(4)胸部 X 线片;(5...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心悸(心律失常)中医临床路径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