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自觉维护社会公共秩序》教学案例南宁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 xxx章节名称自觉维护社会公共秩序授课班级13 级烹饪 6 班授课学时1 学时班级人数48 人本章节内容介绍《自觉维护社会公共秩序》是高教版《职业道德与法律》第四单元第九课第一课时的内容。违法行为具有社会危害性,要承担法律责任;自觉维护社会公共秩序就要认清和避免违法行为,增强法律意识,依法律己。教学设想1. 本次课根据课程特点与学习的需要,以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贯穿始终。教师提供一定的学习资源和相关指导,以任务驱动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以培养其主动学习和协作能力。2. 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注重启发、激趣,以保证课堂教学的实效性。3. 把多媒体技术运用到法学教学当中,展示生动案例,增加师生间的互动,冋时能快速有效地检索法律条文,让学生深刻领会“勿以恶小而为之”的道理,严格律己。学习情景设计生活中法律的“雷区”随处可见。2001-,未成年人刑事犯罪率为 10.73%,比以前高 2.1%,未成年人犯罪率逐年上升就是不懂法、不守法的“触雷”表现。运用真实的就发生在我们身边的违法案例进行授课,给学生们敲响警钟,进步增强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观念。让学生们真正约束自己的行为,成为一个懂法、守法的好公民。学习资源设计印刷资料《职业道德与法律》网络资源南京青少年法制网、中国普法网认知工具设计22《职业道德与法律》配套光盘自主学习策略设计本节课的学习任务是增强学生道德意识和法制观念,认清违法犯罪的本质和后果,从而自觉依法律己。以任务驱动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为学生营造一个建构知识、寓学于实践的环境,突出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采取小组合作探究的方法,学生课堂任务由个体独立完成转变为小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全班分成 10 个学习组,每个小组 5 名同学,共同完成本课的任务。教学目标阐述1. 知识与技能目标:(1)认清违法行为;(2)初步运用所学法律知识规范自身的行为。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师生、生生的互动和对比,增强学生探索新知的意识。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增强学生法制道德观念;(2)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快乐。学习者初始能力分析1. 一年级的学生求知欲强,富有个性,动手操作能力强,但是耐力不足,注意力容易分散,因此在教学中为学生留出自由发挥的空间,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2. 学生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