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鞘管、导丝及导管 第一节 鞘管 一、鞘管的操作技巧 鞘管根据其长短可分为长鞘、短鞘,单纯造影的一般用短鞘即可,根据其治疗需要还有翻山处理对侧下肢的翻山鞘、处理颈动脉的长 Shu ttle 鞘,处理肾动脉的肾动脉 Gu iding 鞘以及至的抗折鞘等。鞘管具有一侧边连通接口,可在术中抽取血样、压力监测、注入扩血管药物或造影剂。 放置导丝的时候,最好使导丝尖端伸出穿刺针管腔,并且保证其进入动脉的部分距离穿刺针的尖端足够的远, 以保证导丝尖端较软的部分伸出动脉穿刺点。穿刺后先行透视,之后将导丝导入理想位置。之后拔除穿刺针,拔除时需压迫穿刺点。导丝最好用肝素盐水冲洗。 选择一个合适的鞘管,用肝素盐水浸泡鞘管和与之配套的扩张器,并冲洗其管腔。开始操作时,关闭鞘管侧臂的开关。扩张器底座需锁死,防止其在鞘管进入时退出。检查皮肤穿刺点是否需要进行预扩张,并确认导丝硬度是否足以使鞘管进入。使用鞘管相配套的导丝以保证鞘管的进入。如果鞘管较粗较长,或是腹股沟区有瘢痕,则要选用硬度更大的导丝。无论用哪种导丝,都要确保导丝足够长, 以保证导丝尖端较软的部分置于动脉内,而导丝主干较硬的部分在动脉穿刺针内。 术者用一只手轻柔的压迫穿刺点,另一只手推动脉鞘管顺着导丝进入皮肤,然后进入动脉。在鞘管置于动脉内期间, 必须要持续对穿刺点进行压迫。皂。必须逐步推动鞘管著近端部位位使得鞘管逐渐进入动脉,以防止鞘管在进入组织的过程中发生弯折。鞘管在皮下前进或是后退时都需寄旋转鞘管进行操作。鞘管进入时,将鞘管的侧管放于方便操作的部位,通常是向着术者的方向。如果在鞘管进入的时候,扩张器的底座松动并退出,那么鞘管的开口端就会强行进入组织并可能对对鞘管本身及动脉造成损伤。这时应该将鞘管重新组装并重新进行操作。期间, 需压迫动脉穿刺点直至感觉到鞘管进入动脉,这样可以防止皮下淤血。在鞘管尖端进入动脉后,要减少进入时的大力度。推动鞘管开女始进入动脉时会感觉到阻力,之后的进入就会很容易、平滑。如果阻力持续存在,也许是操作有误差,可以行透视检查。 鞘管置入后,用肝素盐水冲洗。在用鞘管进行造影后,应该经常冲洗鞘管管腔。应该在任何操作之后都立即冲洗管腔。在对大血管或是较迂曲的血管进行操作时,最好用缝线将鞘管固定于皮肤上, 以防止鞘管可能会在较粗或是口 1 迂曲的血管中发生滑动。如果使用的导管与鞘管是同一型号(例如5F 的导管置于5F 的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