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程 设 计 课程名称 现代通信原理与技术课程设计 题目名称 CRC16、扰码/解扰码器并行方 案原理和 Verilog HDL 程序设计 2 0 1 3 年 1 0 月 2 5 日 1 目录 一、CRC16 并行算法原理 二、CRC16 并行算法的 Verilog HDL 程序设计 三、扰码/解扰码器并行算法原理 四、扰码/解扰码器并行算法的 Verilog HDL 程序设计 五、参考文献 2 一、CRC16 并行算法原理 1、CRC 编码原理 在数字通信中,可能会因为各种原因导致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或接收时发生错误,为了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数据校验的高效性,常常采用一些差错控制方法。冗余校验(CRC)就是一种被广泛采用的差错控制方法和数据编码方法。 它具有编码和解码方法简单,剪错和纠错能力强等特点,能有效地对数据进行编码,并可以显著的提高系统的剪错能力,从而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和正确性,因此在大多数的以太网协议中都采用了 CRC 的校验来进行差错控制。 CRC 主要有两种,即非标准的由用户定义的 CRC 的生成多项式和国际标准化组织规定的标准的生成多项式。其中第二中应用广泛,国际标准化组织规定的几种主要常见的 CRC 如表所示。 CRC 编码是根据 CRC 检验原理得出的一种编码方法,其基本思想是:利用线性编码理论,在发送方向根据要传输的 K 位二进制序列,以一定的规则产生 r 位校验用的监督吗(CRC 码),并附在信息位之后,构成一个 新 的二进制代 码序列共 n=k+r 位。在接收方,则根据信息码和CRC 码之间 的规则进行校验,以确定传输中是否 出现 错误。 对一个 数据进行编码,就是原始 数据通过某 种算法,得到 一个 新 的数据。而这 个 新 的数据与 原始 数据有着 固 定的内 在联 系。通过把 原始 数据和新 的数据组合 在一起 形 成新 的数据,因此这 个 数据具有自 我 校验的能力。将 原始 数据表示为 P(x),它是一个 n 阶 多项式表示为; 式子 中,为数据位; x 为伪 变 量 ,用指 明 各位间 的排 列位置 。 在对这 个 数据进行编码的时,CRC 生成多项式 G(x),并在带 编码的二进制多项式 P(x)的末 尾 添 加r 个0,这 样 对应的二进制多项式升 幂 为。再 用生成多项式 G(x)去 除,求 得余数为 r-1 阶 的二进制多项式 R(x)。R(x)即为所求 的 CRC 校验码多项式。最 后用以模 2 的方法减 去 R(x),则对应的二进制序列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