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黄一中分校 2015 级语文组集体教案课题备课人授课人小说阅读之环境描写安荣荣徐素阁备课时间2017.12张晓莉上课时间2017.课时 2课 型授课班级第 1 课时总第课时复习个人备课教学目标1、 能分清小说中的描写属于自然环境还是社会环境。2、理解环境描写在小说中的作用,并学以致用。重点难点理解环境描写在小说中的作用,并学以致用。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别林斯基曾说过,什么书最被人爱读和争购?那是小说。在全国各地的高考试卷中,小说也越来越受到命题者青睐。而纵观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我们可以发现小说类文本阅读,往往扣住小说主题,围绕小说的三要素——环境、情节、人物来设题。今天,我们就从小说最基本的要素——环境入手,共同探讨该如何解答小说中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类试题。我们先一起来回顾几个问题:1. 小说的三要素是什么?(环境、人物、情节)2. 作者要通过对环境、人物、情节这三要素的具体描述,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这个思想情感也就是小说的什么?(主旨)3.什么是环境描写?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所处的具体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描写。社会环境是指能反映社会、时代特征的建筑、场所、陈设等景物以及民俗民风等。自然环境是指自然界的景物,如季节变化、风霜雨雪、山川湖海、森林原野等。二、分析下列文字,思考①分别属于哪一类环境描写,②标划出表现环境特点的词语,③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1例 1:鲁迅《故乡》我冒了严寒,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缝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阿!这不是我二十年来时时记得的故乡?明确答案:自然环境描写;严寒,深冬,隐晦,冷风,苍黄,萧索,没有一些活气。通过对故乡阴冷天气和萧条景象的描写,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渲染了萧条的气氛,烘托了作者悲凉的心情,为下文目睹故乡人的变化,心生悲哀作铺垫。(展开情节表现主题)例 2:鲁迅《孔已己》:鲁镇的酒店的格局,是和别处不同的:都是当街一个曲尺形的大柜台,柜里面预备着热水,可以随时温酒。做工的人,傍午傍晚散了工,每每花四文铜钱,买一碗酒,——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现在每碗要涨到十文,——靠柜外站着,热热的喝了休息;倘肯多花一文,便可以买一碟盐煮笋,或者茴香豆,做下酒物了,如果出到十几文,那就能买一样荤菜,但这些顾客,多是短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