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V I 中自定义坐标系说明 ——以北京 54 和西安 80 为例 1 地理投影的基本原理 常用到的地图坐标系有 2 种,即地理坐标系和投影坐标系。 地理坐标系是以经纬度为单位的地球坐标系统,地理坐标系中有 2 个重要部分,即地球椭球体(spheroid)和大地基准面(datu m)。由于地球表面的不规则性,它不能用数学公式来表达,也就无法实施运算,所以必须找一个形状和大小都很接近地球的椭球体来代替地球,这个椭球体被称为地球椭球体,我国常用的椭球体如下: 椭球体名称 年代 长半轴(米) 短半轴(米) 扁率 WGS84 1984 6378137.0 6356752.3 1:298.257 克拉索夫斯基(Krasovsky) 1940 6378245.0 6356863.0 1:298.3 IAG-75 1975 6378140.0 6356755.3 1:298.257 表 1 我国常用椭球体 大地基准面指目前参考椭球与 WGS84 参考椭球间的相对位置关系(3 个平移,3 个旋转,1 个缩放),可以用其中 3 个、4 个或者 7 个参数来描述它们之间的关系,每个椭球体都对应一个或多个大地基准面。 投影坐标系是利用一定的数学法则把地球表面上的经纬线网表示到平面上,属于平面坐标系。数学法则指的是投影类型,目前我国普遍采用的是高斯——克吕格投影,在英美国家称为横轴墨卡托投影(Transv erse Mercator)。高斯克吕格投影的中央经线和赤道为互相垂直,分带标准分为3 度带和 6 度带。美国编制世界各地军用地图和地球资源卫星像片所采用的全球横轴墨卡托投影(UTM)是横轴墨卡托投影的一种变型。高斯克吕格投影的中央经线长度比等于 1,UTM 投影规定中央经线长度比为 0.9996。 我国规定 1:1 万、1:2.5 万、1:5 万、1:10 万、1:25 万、1:50 万比例尺地形图,均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1:2.5 至 1:50 万比例尺地形图采用经差 6 度分带,1:1 和 1:2.5 万比例尺地形图采用经差 3 度分带。 2 北京 54 与西安 80 坐标系 先了解大地坐标的概念。 大地坐标,在地面上建立一系列相连接的三角形,量取一段精确的距离作为起算边,在这个边的两端点,采用天文观测的方法确定其点位(经度、纬度和方位角),用精密测角仪器测定各三角形的角值,根据起算边的边长和点位,就可以推算出其他各点的坐标。这样推算出的坐标,称为大地坐标。 我国1954 年在北京设立了大地坐标原点,由此计算出来的各大地控制点的坐标,称为1954 年北京坐标系。为了适应大地测量的发展,我国于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