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EPLAN-3D 电气元件宏及部件库 1、打开EPLAN Electric P8 2.3 软件,新建一个项目 2、将“项目属性”中的“项目类型”设置为“宏项目” 3、执行“布局空间”——“导航器”,打开“布局空间” 4、执行“布局空间”——“导入(3D 图形)”,选择所需要的三维模型,这里以丹佛斯 2815 变频器为例。(三维模型格式为***.stp) 5 、从“布局空间”可以看到,该三维模型由两个逻辑组件组成。在图形界面中选中该三维模型所有的“逻辑组件”;执行“编辑”——“图形”——“合并”,会出现一个基准点需要放置(在图形界面中找一个位置放置);此时逻辑组件合并为一个。 6 、执行“编辑”——“设备逻辑”——“放置区域”——“定义”,将变频器底面定义为放置区域()。放置区域是和安装面(安装板)接触的面。 使用“工具栏”中的“旋转视角”,调节三维模型的视角 7 、双击三维模型,打开属性对话框,单击“格式”标签,修改透明度。 8 、执行“视图”——“连接点代号”和“连接点方向”。 9 、进行“电气连接点”定义。执行“编辑”——“设备逻辑”——“连接点排列样式”——“定义连接点”命令,在图形界面中选择(单击)电气连接点的位置,打开属性对话框。 10、在上一步中,对打开的属性对话框进行编辑,如连接点代号、连接点位置(X 位置、Y 位置、Z 位置)、布线方向(不要选自动)、连接点方向(X 向量、Y 向量、Z 向量)、线长裕量、最小截面积、最大截面积等进行定义。 注:连接点位置是(X,Y,Z)的坐标。连接点方向是(X,Y,Z)的向量方向,一般 Y=1 时方向向上,Y=-1 时方向向下。连接点代号必须和原理图符号或符号宏中的连接点代号一致。 通过打开“视图”中的“连接点代号”和“连接点方向”,可以看到三维模型中已经定义好的“连接点代号”和“连接点方向”。此时三维模型编辑已基本完成 11、选中编辑好的三维模型,执行“编辑”——“创建窗口宏”命令,打开对话框进行编辑,此处与创建 2D 窗口宏相同。此时3D 窗口宏创建完成。 12、执行“工具“——“部件”——“管理”,打开对话框。找到“变频器 2815”的部件,将“技术数据”中的“宏”路径设置为刚刚保存的 3D 窗口宏。 保存后同步数据,此时变频器 2815 的 3D 部件库建立完成。此处同 2D 部件库的建立。 注:如果原来设置的“技术数据”中的“宏”路径为原理图符号宏的路径,则将符号宏的路径改为“功能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