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同课异构活动打造精彩数学课堂 促进教师共同发展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区城南办事处通济小学邓素娟一、“同课异构”的建构体系“同课异构”立足于教师各自教学经验,遵循教学的科学规律,在同伴的帮助之下,广泛分享各种资源,进行各种教学构想,并将构想予以优化后付诸实践,从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终优化课堂教学,使自己对课堂教学的认识,对教学规律的把握经历一个“认识实践再实践再认识”的教学认知的建构过程,“同课异构”能体现教师对课程改革思想的不同理解和对课程的不同定位,使教师能各显风采,为集体研讨提供良好的平台,是教师提高教学水平、总结教学经验的一条有效的途径。他不仅对教者、对教师群体、甚至对学校整个教学质量质量的提升也有显著的作用。二、“同课异构”的教研模式通过研究讨论,拟定出构建“同课异构”的教研活动的基本流程为:方案设计——课堂行动——评议反思——方案修正——再次反思——撰写案例。(一)方案设计:这一环节主要包括两个方面:1、集体备课:集体备课是在资源共享基础上的大致构想,“同课异构”的许多有关“同”的要求在这个环节中得以清晰,确保“同课”“同效”,从而有利于控制影响教学效果的其它非教学因素,便于比较研究,促进后续的教学行为。2、个人设计:集体备课资源共享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把握教学目标,加深对课程标准的理解,是集体智慧、同伴互助的体现,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每个教师,又都有其自身特点和教育思想,这是教师个人风格的体现,是他人无法改变的,教师的创造力体现在个人设计上。执教教师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知识背景、情感体验等,对文本会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建构出不同的意义,展现对教材的不同的分析理解、不同的策略选择、不同的资源选用,呈现课堂教学的多样化。(二)课堂行动:在课堂中,执教教师根据预设的方案进行教学,也可以根据实施情况适当调整。其他教师根据事先分工对课堂教学进行全方位观察。三、“同课异构”的实施教研策略。(一)制度策略:为保证教学改革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最有力的内在机制。确定了“三定”、“三有”制度。1、三定:(1)定时间。教师合作文化的建立光靠一两次同课异构是远远不够的,应该把这种活动纳入我们的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变成大家自觉的一种行为。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好时间。(2)定内容。教师的教学经验不同,人生阅历有深浅,教学个性、教学风格有差异,对所教内容(即使是相同课文)有不同的思路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