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启明星软件·FRWS v4.0·用户手册 51 第五章 应用举例 一、算例之一(柱列式灌注桩) 某建筑基坑最大开挖深度 10m,围护结构采用柱列式灌注桩加两道钢筋混凝土水平支撑,灌注桩和支撑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均为C30,灌注桩桩径 0.8m,桩间距0.95m,桩长 22.0m ;地面超载根据具体情况取为 20kPa;地下水位埋深 1.5m,地层分布情况及有关参数为: 地层号 地层名称 厚度 重度 粘聚力 内摩擦角 m 值 m kN/m3 kPa 度 MN/m4 第一层 粉质粘土 2.2 18.0 10 15 2.0 第二层 粉质粘土 5.3 18.2 14 11 2.5 第三层 淤泥质粘土 12.0 17.1 15 7 1.5 第四层 粉质粘土 10.0 18.7 13 17 3.5 距离基坑边 5m 处有一相邻新建建筑物,其基底埋深 3.0m,基础宽度 3.0m,基础与基坑边平行,基底荷载为50kPa。 基坑开挖顺序如下: 工况 1:开挖至 2.7m; 工况 2:在 2.3m 处设第一道支撑:长 40m,水平间距 12m,支撑断面尺寸0.60.8m; 工况 3:开挖至 7.0m; 工况 4:在 6.5m 处设第二道支撑:长 40m,水平间距 12m,支撑断面尺寸0.81.0m; 工况 5:开挖至基坑底 10.0m; 工况 6:浇筑底板及第三层地下室; 工况 7:拆除第二道支撑; 工况 8:浇筑第二层地下室; 工况 9:拆除第一道支撑; 工况 10 :浇筑第一层地下室及顶板。 根据上述基坑支护方案,请给出有关的计算分析结果: (1)计算围护结构在各工况的位移和内力; 同济启明星软件·FRWS v4.0·用户手册 52 (2)验算围护结构的稳定性; (3)对基坑周围的地表沉降进行估算。 计算分析步骤如下: 1、进入 FRWS 应用程序窗口; 2、输入工程名称(此步可以省略); 3、基本数据输入:将挡墙类型选为“灌注桩”,输入开挖深度 H=10.0m;入土深度 D=12.0m;弹性模量 E=30000Mpa(指灌注桩的弹性模量,模量与混凝土标号之间的对应关系请参考附录);桩直径 d=0.8m;桩间距 s=0.95m;地下水位 hw=1.5m(输入地下水位埋深);地面超载 q=20kPa。 4、 确定墙底端边界条件:因为桩入土深度较小且桩底土较软,故可认为桩墙底端为自由端,如果在按钮“底端固定”前面的小方框内有“”;用鼠标点中一次则“”会消失,就切换为自由端。 在完成 3、4 步输入后屏幕显示见图第五章 -1。 图第五章 -1 在完成 3、4 步输入后点中菜单“文件”中的菜单项“P 打印···”(或键入 Ctrl+P)即可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