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能质量 电压波动和闪变 Power quality—Voltage fluctuation and flicker GB12326—2000 代替GB12326—1990 前 言 本标准是电能质量系列标准之一,目前已制定颁布的电能质量系列国家标准有:《供电电压允许偏差》(GB 12325—1990);《电压允许波动和闪变》(GB 12326—1990);《公用电网谐波》(GB/T 14549—1993);《三相电压允许不平衡度》(GB/T 15543—1995)和《电力系统频率允许偏差》(GB/T 15945—1995)。 本标准参考了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电磁兼容(EMC)标准IEC 61000-3-7 等(见参考资料), 对国标GB 12326—1990 进行了全面的修订。 和GB 12326—1990 相比,这次修订的主要内容有: 1)将系统电压按高压(HV)、中压(MV)和低压(LV)划分,分别规定了相关的限值,以及对用户指标的分配原则。 2)将国标中闪变指标由引用日本ΔV10 改为 IEC 的短时间闪变Pst 和长时间闪变Plt指标,以和国际标准接轨,并符合中国国情。 3)将电压波(变)动限值和变动频度相关联,使标准对此指标的规定更切合实际波动负荷对电网的干扰影响。 4)将原标准中以电压波(变)动为主,改为以闪变值为主(原标准中ΔV10 均为推荐值),以和国际标准相对应。 5)对于单个用户闪变允许指标按其协议容量占总供电容量的比例分配,并根据产生干扰量及系统情况分三级处理(原标准中无此内容),既使指标分配较合理,又便于实际执行。 6)引入了闪变叠加、传递等计算公式,高压系统中供电容量的确定方法以及电压变动的计算和闪变的评估等内容,并给出一些典型的实例分析。 7)对IEC 61000-4-15 规定的闪变测量仪作了介绍,并作为标准的附录 A,以利于测量仪器的统一。 8)整个标准按国标GB/T1.1 和GB/T1.2 有关规定作编写。原标准名称的引导要素“电能质量”英译为“Power quality of electric energy supply”改为国际上通用的“Power quality”,并将本标准名称改为《电能质量 电压波动和闪变》。 作为电磁兼容(EMC)标准,IEC 61000-3-7 等涉及的内容相对较多,论述上不够简洁。在国标修订中选取相关内容,基本上删去对概念和原理的解释部分,因为国内将陆续发布等同于 IEC 61000 的EMC 系列标准,可作为执行电能质量国家标准参考。对于国标中所需要的一些定义、符号和缩略语,以及相关闪变测量仪规范和闪变(Pst)的表达式等,主要参考了IEC 61000-3-3、IEC 61000-4-15。 须指出,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