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能见度观测教案

能见度观测教案_第1页
1/19
能见度观测教案_第2页
2/19
能见度观测教案_第3页
3/19
能见度的观测1、教学内容本章主要介绍能见度和有效水平能见度的定义、能见度目标物(灯)的选择规定、能见度的观测和记录方法及能见度观测仪器的维护方法,并简要介绍影响能见度的因子。2、教学要求本章总的要求是:了理解能见度的概念,准确测量能见度目标物(灯)参数,掌握能见度观测方法,了解能见度自动观测仪的工作原理。3、本章重点知识点在本章的知识点中,重点是:能见度的观测方法。1 概述能见度观测是气象站判断某些天气现象及强度的重要指标,其在保障航空和地面交通安全及大气污染研究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能见度是表征气团特性的要素之一。气层稳定时,气溶胶多分布在低层大气中,使能见度变坏;而当气层不稳定时,由于对流和乱流的作用,将水汽杂质带至高层,使近地层能见度变好。所以,从能见度的好坏可以大致判断大气的稳定程度。一般冷空气中因含水汽杂质少,能见度较好;暖空气中水汽杂质较多,能见度较差。所以,根据能见度也可以大致判断气团的性质。能见度的观测分目测和器测两种。由于其主要受制于悬浮在大气中的固体和液体微粒决定的大气消光系数,其估计值依从于个人的视觉和对可见的理解水平而变化,同时受光源特征和透射因数的影响。因此,能见度的目测估计值具有主观性2 能见度的定义和影响因子2.1 定义人们通常所说的能见度是指能够在水平和垂直方向看到的最远的距离,由于没有条件限制,反映的当时的状况也比较复杂。气象上所用的能见度则是有条件的概念,它为了反映近地层大气的透明状况,规定了照度、目标物的大小和颜色、背景的颜色等,具体的概念有:气象光学视程、气象能见度、有效水平能见度等。WMO 规定能见度用气象光学视程表示。气象光学视程是指白炽灯发出色温为2700K 的平行光束的光通量在大气中削弱至初始值的 5%所通过的路径长度。气象能见度定义为:白天能见度是指视力正常(对比感阈为 0.05)的人,在当时天气条件下,能够从天空背景中看到和辨认的目标物(黑色、大小适度)的最大水平距离。实际上也是气象光学视程。夜间能见度是指:(1)假定总体照明增加到正常白天水平,适当大小的黑色目标物能被看到和辨认出的最大水平距离。(2)中等强度的发光体能被看到和识别的最大水平距离。所谓“能见”,在白天是指能看到和辨认出目标物的轮廓和形体;在夜间是指能清楚看到目标灯的发光点。凡是看不清目标物的轮廓,认不清其形体,或者所见目标灯的发光点模糊,灯光散乱,都不能算“能见”。由于...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能见度观测教案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