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的象形字识字法》 分析:甲骨文“人”像侧面站立的人形。 造字本义:能直立行走制造工具改造自然并使用语言的高等动物。 说明:人字,一撇一捺,取象于一个侧身站立的人形,既简单又富有智慧。“人”字为什么要这样写,基于三点原因: 1 、人,是哺乳动物中唯一直立行走的动物,人正是靠自己的双脚行走,解放双手,从事劳动,从而成为万物之灵,天地之性最贵者。动物用四肢行走,手脚不分,而人用双腿行走,手脚各有分工,古人造字,只用两笔就抓住了人有手有脚、直立行走的特点。人之所以成为人,不是上帝创造的,也不是猴子进化的,而是自己成就自己的,是从靠自己的双脚行走开始的。 2 、人字,向一边倾斜,反映出人不仅要依靠自己的双脚行走,而且要不断向前进,每天都要有所进步,哪怕进步一点点。“自强不息,奋力向前;不进则退,永无歇时”。取象于侧身,也反映出人总是匆匆忙忙的行走奔波。 3 、人是群体性的动物,个人是不能脱离于社会的。人字,也是古人见面作揖的样子。人应该懂得合作,相互尊敬,相互扶持。“人”没有用“大”(呈放松状态的人形)而是用非常谦卑的打恭来表示,正好表达道家的三宝之“谦”,即人要谦虚。 分析:甲骨文“口”像人张开的嘴巴。 造字本义:嘴巴,人类用来进食、呼吸、发音说话的器官。 趣谈:口者,空也。人常说:“病从口入,祸从口出”。所以要想健康、吉祥,就要少吃东西,少说话,使口长空。 分析:甲骨文“手”像五指伸张的样子。上面一撇为指示,因为手的形态复杂多变,这一撇指示五指伸展的状态,长短不一,高低不平,下面一勾是手肘弯曲的形态。“手”字,也可以想象成一把尺,指向手,表示这是我的手。 造字本义:伸张的五指,人的前肢。 说明:古人称静态的前肢为“手”,称动态的手为“又”(抓握、操持),因以右手为主要代表,发“右”声。 分析:甲骨文“心”像人体内椭圆形的泵血器官的线描图案,图案突出了该内脏上端的动脉入口管道、静脉入口管道,图案中间的一点,表示血液。表示心脏从静脉接受血液并将其压入动脉从而维持血液在整个循环系统中的流动。 造字本义:人和高等动物体内主管血液循环的器官(通称“心脏”)。 说明:古人误以为“心”具有直觉思维的能力,就有了现在“人心”这一说法。人们认为这种抽象的“心”在内、在外、又或者在中间,并为此喋喋不休,争吵千年。其实这种抽象的“心”既不在内、也不在外、也不在中间,而是一个统一体,既在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