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望天门山》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望天门山》是唐朝大诗人李白25 岁时写下的千古佳作。生动地描绘了长江波澜壮阔、天门山雄奇秀丽的景色,充分展示了其丰富的想象力,抒发了对祖国山川赞美之情。 诗中用词精准,四个动词 “开”“回”“出”“来”写出了四个壮丽的画面:首句“天门中断楚江开” 借山势写出水的汹涌,一个“开”字,仿佛让人看到了滔滔江水呼啸而来,听到了江水拍击山石的怒吼声;次句 “碧水东流至此回”写出水波回旋,反过来借水势衬出山的奇险;“两岸青山相对出”一个“出”字,使本来静止不动的山带上了动态美;此时“日边来”的一片“孤帆”在这雄奇的山水中穿过,更给人开阔壮美之感。诗歌通过对天门山景象和内心体验的描述,赞美了大自然的神 奇壮丽,表 达 了乐 观 豪 迈 的情感。 【教学目 标 】 1、学会 诗中新 词,了解 古诗的大意 ,会 读 会 背 诵 《望天门山》。 2、指 导 古诗的学习 方 法 ,培 养 学生的学习 能 力。 3、通过反复 诵 读 ,理 解 诗意 ,让学生感悟 诗歌美的意 境 ,感受祖国大好 河 山的神 奇壮丽,体会 诗人热 爱 大自然、热 爱 祖国河 山的感情。 2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一般古诗学习方法,有感情朗读古诗。 难点:感悟古诗描绘的美的意境。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诗人资料、多媒体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背诵一些李白的诗歌。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 、师:同学们,通过学习,你们都知道哪些诗人呢?背诵了 哪些诗?谁来背一首李白的诗? ( 让 学 生 自 由 诵 读 已 学 过 的 古 诗 , 说 说 认 识 的 诗 人 。这样可为 后续学 习营造氛围, 激发学 习的 积极性。) 2 、出示课件,认识了解李白。 3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李白所写的《望天门山》, 二、板书课题、理解题意 1 、 理解“望”的意思 2 、了解关于天门山的知识。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多种形式诵读 1 、自读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出节奏,初步感知。 2 、范读 3 出示课件,标出分隔符号。听范读,说说这首诗是写什么的?你觉得这个地方怎么样? 3 、展读 引导学生个别读,男女赛读,师生合作读,配乐诵读。 ( 古 诗 节 奏 鲜 明 , 音 韵 和 谐 , 诵 读 起 来 琅 琅 上 口 。 学 生 —般 都能 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