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道德1、适应人生新阶段一、认识大学生活特点,提高独立生活能力变化:1 学习要求的变化;2 生活环境的变化;3 社会活动的变化。广泛涉猎相关知识,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大学阶段学习的重要特点。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环境,同学们需要注意培养和提高自己的独立生活能力:1 确立独立生活意识;2 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3 虚心求教,细心体察;4 大胆实践,不断积累生活经验。二、树立新的学习理念,培养优良学风新的学习理念:1 自主学习的理念;2 全面学习的理念;3 创新学习的理念;4 终身学习的理念。创新学习是一种以求真务实为基础,采取创造性方法,积极追求创造性成果的学习。优良学风:1 勤奋;2 严谨;3 求实;4 创新。三、确立成才目标,塑造崭新形象成才目标: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是大学生需要确立的成才目标。德是人才素质的灵魂;智是人才素质的基本内容;体是人才素质的基础;美是人才素质的综合体现。形象:1 理想远大,热爱祖国;2 追求真理,善于创新;3 德才兼备,全面发展;4 视野开阔,胸怀宽广;5 知行统一,脚踏实地。德才兼备是衡量大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准。2、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最根本的是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作为社系的灵魂,解决的是举什么旗的问题,是整个社系的理论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作为社系的主题,解决的是走什么道路、实现什么样的目标的问题;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作为社系的精髓,解决的是应当具备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和精神风貌的问题;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社系的基础,解决的是人们行为规范的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内核及其遵循的根本原则。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引领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基本途径,为大学生加强自身修养、锤炼优良品德指明了努力方向。3、理想信念的含义和特征理想的含义: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