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环境安全事件应急预案1 总则1.1 编制目的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饮用水源突发环境事件的危害,建立健全饮用水源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机制,提高市政府应对饮用水源突发环境事件的能力,及时有效地处理对饮用水源构成威胁或造成污染的各类突发环境事件,减轻事件造成的危害,维护社会稳定,保障环境安全,保护人民群众身心健康,促进我市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进展。1.2 编制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环保部《____进一步加强饮用水源安全保障工作____》、《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政办函[____]____号)及《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预案》、《市人民政府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等相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预案。1.3 指导思想为全面贯彻落实____,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饮用水源突发环境事件的危害,法律规范各类饮用水源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保护国家和人民群众生产财产安全,维护正常的生产活动秩序,对突发环境事件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属地管理、就近应急;坚持快速反应、有效处置、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坚持防治结合、以防为主、加强协调、健全机制。1.4 基本原则根据“以人为本,饮用水源安全与保护优先”的基本原则,遵循“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工作方针,以属地管理为主,各级政府对管辖范围内的饮用水源污染事件负总责的前提下,贯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反应及时、措施果断、加强合作。1.5 适用范围第 1 页共 24 页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根据《市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定方案》所划定的范围,市内一切集中式供水水源地发生的污染事故的控制和处置行为,均适用本预案的规定,具体包括:(1)生物性污染。一切以饮用水源为传播途径的致病微生物和寄生虫等污染饮用水源事件,由此可能导致腹泻病、伤寒、霍乱、甲型肝炎等(肠道传染病的)暴发流行。(2)化学性污染。一切剧毒、有毒、有害化学物品(如氰化物、砷、汞、六价铬、亚硝酸盐、农药、氨氮、石油类、磷等)污染饮用水源事件,可能损害人体健康甚至危及生命。(3)其他突发事件。如自然灾害引发干旱、洪水、季节性断流、蓄意投毒等。1.6 污染事件分级根据饮用水源突发环境事件的严重性及紧急程度,分为特别重大饮用水源环境事件(Ⅰ 级)、重大饮用水源环境事件(Ⅱ 级)、较大饮用水源环境事件(Ⅲ 级)和一般饮用水源环境事件(Ⅳ 级)四级。1.6.1 特别重大饮用水源环境事件(Ⅰ 级)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特别重大饮用水源环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