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水产养殖业质量安全问题分析VIP免费

水产养殖业质量安全问题分析_第1页
1/5
水产养殖业质量安全问题分析_第2页
2/5
水产养殖业质量安全问题分析1水产养殖业的现状1.1水产养殖模式多元化。当前,我国水产养殖业产量已超过5000万吨,占水产品总量的78%以上,是世界上唯一养殖水产品总量超过捕捞总量的渔业国家。我国的水产养殖不仅解决了我国的水产品需求和粮食安全问题,还为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水产养殖模式的多元化主要体现在:1)水产养殖水体类型多样,涉及河沟、池塘、湖泊、水库、稻田等;2)养殖方式形式多样,包括封闭式水体、网箱、网栏等;3)养殖模式有粗养、半精养、精养等。特别是近年来湖泊网栏、网围的快速发展,精养、轮养、套养、混养、间养等新型模式的应用,共同构成了水产养殖的多元化发展态势。1.2水产养殖结构得以优化。我国的水产养殖虽然产量很大,但超过50%是不依赖饲料的,其中滤食性种类和草食性种类超过50%,再加上大量的杂食性种类,这三类占据了全部种类的92%,肉食性种类仅占8%。我国的水产养殖是低营养级别的,即用很少的渔业资源,养殖了大量的水产品。另外各地注重调整养殖品种,优化渔业经济结构,使水产区域化的布局更加合理,养殖业产业化更加集中,名优水产品的比例更高。部分地区的水养殖业与休闲业融合,诞生了休闲渔业,使水产养殖实现了垂钓、餐饮、度假和生态观光一体化。1.3水产养殖业的发展环境不容乐观。相关资料表明,我国的农药生产量和消耗量位居全球首位,农业生产中农药的用量是全球平均水平的5~6倍。农药残留引发的水产养殖业受损面积超过了6000万公顷,而水产品中农药残留量也较高。水资源问题是水产养殖业的主要问题,特别是北方地区,由于水资源的短缺,对水产养殖业的制约更加明显。水污染问题导致了水资源问题更加突出。尤其是近年来水污染已从局部扩大到流域,原有的单一污染发展到复合型污染,这些污染问题的发生与农业生产中化肥与农药的过量使用息息相关[1]。当前,国内的养殖业不仅产量高,而且实现了集中化养殖。特别是许多大型养殖厂的建立,实现了资源的高度集中,推动了区域经济的第1页共5页发展。但是,养殖规模的扩大化,会产生大量禽畜粪便,如果缺少配套的处理措施,将导致环境污染。这些没有有效处理的粪便会在堆放过程中,在降水的作用下,进入河流、湖泊,产生水污染问题,对水产养殖业造成不利的影响。2水产养殖安全问题分析2.1水产养殖环境存在污染。农业生产中使用的农药、化学肥料和除草剂等对地表水和地下水会造成一定的污染,进而影响到水产养殖。污染严重时,不但会导致水产品大面积死亡,还会在水产品体内积累,人食用受污染的水产品,会引发健康问题。工业生产也会对水产养殖水体造成污染,工业废水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不加处理后排放会导致水体发生污染,破坏水产品的水生态系统。此外居民生活也会造成水产养殖水体发生污染,如生活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清洁剂、油脂等,会引发水质下降。2.2水产养殖模式不合理。水产养殖模式不合理包括3个方面。1)城镇化发展中,许多地方的农业用地变得紧张,导致租金不断上涨,水产养殖为了保证利润,采用了高密度养殖,加大了水体的负荷,导致病害时有发生,引发质量安全问题[2]。2)部分区域的养殖品种搭配不合理,如果“吃食鱼”的比例过高,精饲料的投放量会增加,多余饲料会发生沉积,并在分解中产生有害物质,导致水质变肥变差,进一步影响水产品的质量。3)部分地区存在长期单一品种养殖的不利局面,导致水体中的菌类、藻类发生失衡,细菌、病毒逐渐适应水体。农村水产业的发展能有效拉动地方经济,但是由于缺少污染治理,且在工艺、装备水平、规模化生产、技术研究等多方面落后,破坏了农村资源,使水产养殖的环境受到了影响,水产品质量安全难以得到保障。2.3渔药残留问题。部分水产养殖户缺少专业培训,对于水产疾病缺少了解,为了保证水产品的产量,过量使用杀虫剂或抗生素,诱发了水体细菌的耐药性,使得药物疗效下降,水产品的质量安全也受到了影响。渔用药物多为化学药物,会在水产品体内发生残留,对食用者的健康造成影响。部分养殖户对于休药期缺少认识,为了获得短期利益,滥用药物,导致水第2页共5页产品体内药物残留量过高。由于我国的特殊国情,许多...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水产养殖业质量安全问题分析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