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页 共 10 页省(市区) 姓名 准考证号 ……… 密……… .………… 封…………………线…………………内…… ..……………… 不…………………… . 准…………………答… . …………题… 下载后可任意编辑2024-2024 年硕士讨论生入学考试《教育学》题库综合试卷 C 卷 附解析考试须知:1、考试时间:180 分钟,本卷满分为 300 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 3、请认真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 45 小题,每题 2 分,共 90 分)1、相对于其它类型的教学讨论,教育行动讨论重视老师的参加,强调( )A.与理论的分离B.实践问题的解决C.老师的独立讨论D.讨论结论的迁移2、在有指导的发现学习中,老师提示和指导学生思维以促进学生的理解,这种教学属于( )A.程序化教学B.支架式教学C.合作是学习D.讨论3、下列相关系数值中,表明两个变量相关程度最高的数值是( )A.﹣0.90B.﹣0.10C.0D.504、便于进行定量分析和比较讨论的观察类型是:( )A.全结构式观察B.准结构式观察C.半结构式观察 D.非结构式观察5、“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与其求划一,毋宁展个性。”提出这种主张的教育家是( )A.张之洞B.康有为C.蔡元培 D.晏阳初6、某校“小学生自主学习策略”讨论小组成员依据“小学生自主学习课堂观察记录表”,互相观摩课堂教学,开展课堂观察讨论。这属于( )A.半参加性、结构式观察B.半参加性、非结构式观察C.非参加性、结构式观察D.非参加性、非结构式观察7、某讨论者试图用实验法来验试“灌输会窒息学生的制造力”这一讨论假设。这种做法违反了教育讨论的( )A.客观性原则B.创新性原则C.理论联系实际原则D.伦理原则8、古代斯巴达人为年轻一代所提供的教育主要是( )A.文雅教育B.文体教育C.职业教育D.军体教育9、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次专门讨论师范教育问题的著述是( )A.张之洞的《劝学篇》B.康有为的《大同书》C.梁启超的《变法通议》D.严复的《救亡决论》第 2 页 共 10 页下载后可任意编辑10、道德认知进展模式实行“道德两难法”和“公正团体法”促进学生道德进展,其依据是人的道德进展具有( )A.阶段性、顺序性、差异性B.阶段性、差异性、不平衡性C.顺序性、差异性、不平衡性D.阶段性、顺序性、不平衡性11、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基本消除受教育权上的性别差异,规定小学可以男女同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