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页 共 18 页下载后可任意编辑2024 全国教育学专业硕士讨论生入学考试每日一练试卷 B 卷考试须知:1、考试时间:180 分钟,本卷满分为 300 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 3、请认真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姓名:______考号: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共 45 小题,每题 2 分,共 90 分)1、在中国教育史上,提出对知识要坚持“效验”“有证”、对师长要敢于质疑问难的教育家是( )A.墨翟 B.孟轲 C.王充 D.韩愈2、教育制度的核心部分是( )A.教育管理制度 B.国民教育制度C.义务教育制度 D.学校教育制度3、下列选项中,内外效度都比较高的理想的实验设计是( )A.单组前后测设计B.非随机分派控制组前后测设计C.实验组、控制组前后测设计D.所罗门四组设计4、对做好一份工作的奖励,就是这份工作已经圆满完成。这句话蕴藏着( )A.负强化B.替代强化C.内在强化D.外在强化5、.某班老师为了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动机,开展了一系列学习竞赛活动。结果如老师第 2 页 共 18 页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所料,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成绩明显提高。但没有想到的是,学生之间相互猜忌、隐瞒学习资料等现象日趋严重。上述事实表明,教育( )A.既有正向显性功能,又有正向隐性功能B.既有负向显性功能,又有负向隐性功能C.既有正向隐性功能,又有负向隐性功能D.既有正向显性功能,又有负向隐性功能6、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自我监控、自我调节等方式来促进学习的策略是( )A.元认知策略 B.资源管理策略C.精细加工策略 D.组织策略7、在教育宗旨问题上,梁启超主张通过教育培育( )A.政治家B.学术人才C.新国民D.实业人才8、麦克菲尔的体谅模式中所使用的人际或社会问题情境教材是( )A.《学会关怀》B.《生命论》C.《中学道德教育》D.《社会与道德教育》9、中国近现代教育政府通令国民学校废止文言文教材,代之以现代语体文是在( )A.清末新政时期B.南京临时政府时期C.北洋政府时期D.国民政府时期10、将教育学的讨论对象界定为教育现象及其规律,反映了人们在教育学建构中的( )A.科学取向B.实践取向C.法律规范取向D.人文取向第 3 页 共 18 页下载后可任意编辑11、某本科生将自己的毕业论文选题确定为“中小学课堂奖励的负效应及其规避策略的行动讨论”。这一选题最容易受到质疑的方面是( )A.创新性B.价值性C.具体性D.可行性12、奥古斯丁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