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课内外对比阅读理解含答案 十篇 第一篇 8、对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3 分) A 其一/犬坐于前 B 一/狼洞/其中,意将逐入/以攻其后也 C.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D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4 分) 而两狼之并驱( )如故 意将隧( )入以攻其后也( 10、翻译下面句子(6 分)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狼亦點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1.下列语法现象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3 分)C A.”止有剩骨”中“止”是通假字,通“只”,副词。 B“投以骨”既是省略句又是倒装句,应理解为“以骨投之” C.“两狼之并驱如故”中的“之”和“禽兽之变诈”中的“之”用法是一样的 D“一狼洞其中”的“洞”是名词用作动词,指打洞、挖洞 12.在与狼的较量中,屠户的心理和行动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6 分 开始屠户很害怕,存有侥幸心理,以为给狼扔两块骨头就能阻止狼的追赶;后来屠户镇定下来,丢掉幻想准备抵抗,奔过去倚靠在柴草堆下面,拿起屠刀;最后屠户下定决心,勇敢斗争,跳起来连砍几刀杀死了只狼,又砍断了另一只狼的后腿并杀死了它。 13.用自己的话说说狼的计谋是什么。(6 分) 一只狼在前面假寐以迷惑敌人,另一只狼在积薪中打洞打算从后面发起进攻 14.“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与上文中哪一句相照应?(2 目似暝,意暇甚 第二篇 【甲】 【乙】两牧竖入山至狼穴,穴中有小狼二。谋分捉之,各登一树,相去数十步。少顷,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竖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大狼闻声仰视,怒奔树下,号且爬抓。其一竖又在彼树致小狼鸣急。狼闻声四顾,始望见之;乃舍此趋彼,跑号如前状。前树又鸣,又转奔之。口无停声,足无停趾,数十往复,奔渐迟,声渐弱;既而奄奄僵卧,久之不动。竖下视之,气已绝矣!(选自《聊斋志异·牧竖》) 【注释】牧竖:牧童。竖,童仆。 跑:兽类用足扒土。同“刨”。 奄奄:气息微弱的样子。 1.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B ) A.两狼之并驱如故 故令嗥 B.目似瞑,意暇甚 意甚仓皇 C.狼不敢前 跑号如前状 D.相去数十步 一狼径去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竖下视之,气已绝矣! 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只不过增加笑料罢了。 牧童从树上下来一看,大狼已经断气了。 3.比较阅读【甲】【乙】两文,下面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