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课题产生原因课题现状简要分析、为什么研究?解决什么问题?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而整本书阅读教学作为一种新的阅读教学形态被人们日益关注。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对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首先,阅读整本书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 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并能在阅读过程中获得和丰富生活情感的体验;其次,整本书阅读有利于学生将语文课上所学的知识与技能运用于整本书阅读中,起到学以致用,温故知新的效果;最后,在阅读整本书的过程中,不但可以通过阅读提升自我,充实自我,而且还能与教师、同学交换彼此的阅读感受,增进彼此之间的情感交流。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让学生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由此可以看出,对整本书阅读教学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二、 课题研究目标通过课题实践达到什么目标?或预期效果是什么?(1)优化阅读教学设计有利于提高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质量,以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实现阅读教学目标,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方法。(2)通过严谨的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使教师、学生、以及整本书阅读结合到一起,将整本书阅读在语文学习中生根发芽。使学生掌握阅读方法,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能力。(3)学习运用教学设计的相关理论, 并将理论与平时的教学实践相结合,能够提高堂课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做到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相结合。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和相关借鉴经验与本课题相关研究的理论依据是什么?借鉴了哪些已有经验?(1)中国相关理论依据1941 年,叶圣陶在《论中学国文课程标准的修订》中对“读整本的书”提到:“把整本书作主体,把单篇短章作辅佐”,这是叶老第一次明确提出要读整本书。但因历史条件的限制,叶老只对初中和高中提出了读整本书的要求。随着社会的发展,阅读不但成为全社会讨论的主题,而且是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主要体现,许多专家学者提出了“整本书阅读课程化”,将整本书阅读作为小学语文课程中的一个必要的组成部分首先,吴亮奎在《语文课外阅读:定位与评价》中明确的对整本书阅读教学设与单篇阅读教学进行了区分,他指出将阅读分为“课堂之内”的阅读和“课堂之外”的阅读,“课堂之内”的一般指单篇课文阅读,“课堂之外”的阅读大多指的是课外阅读亦或是整本书阅读。他认为单篇阅读属于正式课程亦或是显性课程,而整本书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