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新冠核酸检测风险评价

新冠核酸检测风险评价_第1页
1/6
新冠核酸检测风险评价_第2页
2/6
新冠核酸检测风险评价_第3页
3/6
新冠核酸检测风险评估一 生物学特性(一)种类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属于 β 属的冠状病毒,是一种单股正链 RNA 病毒。有包膜,颗粒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 60∽140nm。具有 5 个必需基因,分别针对核蛋白(N)、病毒包膜(E)、基质蛋白(M)和刺突蛋白(S)4 种结构蛋白及 RNA 依赖性的 RNA 聚合酶(RdRp)。(二)传染源主要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在潜伏期即有传染性,发病后5 天内传染性较强。(三)传播途径主要的传播途径: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接触病毒污染的物品也可造成感染。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情况下存在经气溶胶传播的可能。由于在粪便、尿液中可分离到新型冠状病毒,应注意其对环境污染造成接触传播或气溶胶传播。(四)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感染后或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后可获得一定的免疫力,但持续时间尚不明确。(五)致病潜伏期 1-14 天,多为 3-7 天。以发热、干咳、乏力为主要表现。部分患者以嗅觉、味觉减退或丧失等为首发症状,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咽痛、结膜炎、肌痛和腹泻等症状。重症患者多在发病一周后出现呼吸困难和(或)低氧血症,严重者可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等。极少数患者还有中枢神经系统受累及肢端缺血性坏死等表现。值得注意的是重型、危重型患者病程中可为中低热,甚至无明显发热。轻型患者可表现为低热、轻微乏力、嗅觉及味觉障碍等,无肺炎表现。少数患者在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可无明显临床症状。多数患者预后良好,少数患者病情危重,多见于老年人、有慢性基础疾病者、晚期妊娠和围产期女性、肥胖人群。(六)预防1 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接种: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是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降低发病率和重症率的有效手段,符合接种条件者均可接种。2 一般预防措施:保持良好的个人及环境卫生,均衡营养,适量运动、充足休息,避免过度疲劳。提高健康素养,养成“一米线”、勤洗手、戴口罩、公筷制等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打喷嚏或咳嗽时应掩住口鼻。保持室内通风良好,科学做好个人防护,出现呼吸道症状时应及时到发热门诊就医。近期去过高风险地区或与确诊、疑似病例有接触史的,应主动进行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二 实验室相关活动风险评估与控制(一)实验室感染性因子种类、来源和危害1 感染因子的种类可能的感染因子为新型冠状病毒本身。2 ...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新冠核酸检测风险评价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