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汽大众工厂探密 如果抛开DSG+TSI的先进动力技术不说,一汽大众的车确实比相同配置的其它车辆价格高出不少。有人抱怨它们的性价比不如日韩系的车,但也有铁杆粉丝就是觉得它好,淘汰了捷达又换宝来、迈腾。 现在,10来万的日系车都能配备驾驶座 6向电动调节、可视倒车雷达、后视镜自动折叠以及自动感应雨刮器等功能了,一汽大众的车到底都贵在哪儿了?带着这个问号,笔者前往一汽大众位于长春生产基地的第二工厂寻找答案。 闲扯:一辆汽车是怎么造出来的? 首先来给大家扫扫盲。不论是奔驰、宝马,还是奇瑞、吉利,但凡是开厂造汽车的,都要遵循整车制造的四大工艺。 这四大工艺分别为冲压、焊接、涂装、总装。详细来说: 冲压车间:冲压车间主要负责生产车辆的表面覆盖件,即金属件。通过大型模具,把不同厚度的钢板裁切成车门、顶盖、翼子板等不同形状的材料。 焊接车间:通过机器人、工人等,将各部分材料焊接成一个整体的车壳。 涂装车间:对车架进行电镀(主要是防锈)、喷漆 总装车间:把车身和底盘连接在一起,然后工人们开始手工安装控制面板、方向盘、车座椅等,最终完成一辆整车。 冲压:一粒灰尘都会导致昂贵的废品 笔者以前也曾参观过不少车厂的冲压车间,工人的劳动内容基本相同,即把大型钢材抬到模具上,随着一声巨响,再把经过冲压的半成品抬到流水线上的另一台模具设备上继续冲。因此,冲压车间算得上是所有车间中噪音最大、工人劳动强度最大的工序了。 但一汽大众的冲压车间有所不同。整个车间内的工人非常少,取而代之的是四条70多米长的白色大箱子。工程师介绍说,这四条带有“M/W”标志的大白箱名叫“米勒万家顿”(听着有点像万家乐热水器,不过可是德国进口的哦),所有的冲压过程都依靠自动化的设备在这个大箱子内封闭完成,工人只需在成型的产品从箱子出来后进行检测和装箱即可。 由于“米勒万家顿”的设备非常昂贵,因此在国内汽车制造商中并未普及。但封闭式冲压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一方面,电脑程序的设定保证了冲压的精度,而且解放了工人的劳动力;另一方面,封闭式冲压能够确保料件在一尘不染的环境下成型,成品质量大大提高。 它的工作方式是:箱体前端左右两侧各有一扇门,工人负责将需要冲压的钢板固定在箱体外侧的“抓手”上,左右两扇门轮流开启,将钢板抓进去,电脑会自动辨识与该料件匹配的冲压程序。 随后,料件通过皮带被送入清洁机进行清洗;“洗好澡后”还要在下一步被全身擦净;然后才能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