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移民精神 第 一 章 家 国 情 怀 英 雄 壮 举 三 峡 移 民 精 神 的 形 成 背 景 早 在 1920 年 , 孙 中 山 先 生 用 英 文 写 下 了 振 兴 中 华 的 著 名 论 著 《 建 国 方 略 》。 在 《 建 国 方略 》 的 第 二 部 分 “ 实 业 计 划 ” 中 , 孙 中 山 提 出 了 在 长 江 三 峡 建 造 水 闸 提 升 水 位 以 改 善 川 江 航道 和 水 力 发 电 的 宏 伟 设 想 。 1924 年 , 孙 中 山 应 广 州 国 立 高 等 师 范 学 校 之 邀 发 表 演 说 , 对 开发 长 江 三 峡 水 力 资 源 作 了 更 加 抒 情 的 描 述 : 同 学 们 , 中 国 是 穷 , 没 有 在 不 列 颠 一 样 满 地 跑 的火 车 , 也 没 有 美 利 坚 一 样 横 贯 东 西的 铁路大通道 , 但我们 有 长 江 , 有 长 江 三 峡 那样 取之 不 尽的 水 力 资 源 !仅由宜昌到万县一 带的 水 力 资 源 , 就可以 发 生 3000 余万匹马力 的 电 力 !这样的 电 力 ,可以 比现在 世界各国 所发 生 的 电 力 还要大得多!那时我们 不 但可以 供应 全国 的 火 车 、电 车 和 各种工厂之 用 , 而且可以 用 来制造 农民 用 的 化肥!到那时, 我中 华 民 族哪有 不 屹立 于世界之 林的 道 理乎? 同 学 们 被孙 中 山 先 生 的 慷慨演 说 感动了 ,他们 从孙 中 山 先 生 那炯炯有 神 的 目光中 仿佛看到了 “ 三 峡 大坝” 矗立 的 那一 幕!这一 幕到来之 时, 必定是 中 华 民 族振 兴 之 日。 中 国 人对 “ 三 峡 梦” 的 情 有 独钟从此开 始。 1956 年 夏, 毛泽东 畅游长 江 后, 以 特有 的 雄 才大略 和 诗人气质写 下 了 著 名 的 《 水 调歌头·游泳》: …… 一 桥飞架南北, 天堑变通途。 更 立 西江 石壁, 截断巫山 云雨, 高 峡 出 平湖。 神 女应 无恙, 当惊世界殊。 毛泽东的这首词为国人描绘了“高峡出平湖”的壮丽画卷。 随后,党中央、国务院组织了多次考察和调研工作。1958 年,周恩来同志带领 100 多位专家到长江三峡实地考察。1969 年,刘少奇同志亲自到三峡大坝坝址三斗坪中堡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