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2024 年小学数学课改工作总结一、转变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首先,在数学教学活动中,老师“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沟通的机会”,参加合作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促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的进展”,使人人体验成功的喜悦,感悟学习数学的乐趣。其次,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沟通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鼓舞学生用眼观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发现和掌握数学知识。比如,在《折纸》一节的教学中,有这样的教学活动:师:现在。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爱好,任意选择一道分母不同的加法算式,试一试如何计算?(学生进行独立的尝试。)师:谁来汇报自己探究的过程?生:我选择了“1/4+1/___”的这一道题,它的计算过程是:1/4+1/2=2/。生:我也选择了“1/4+1/___”的这一道题,但计算的过程与他不一样。计算过程是:1/4+1/2=1/4+2/4=3/4。生:我选择了“1/8+1/___”的这一道题,它的计算过程是:1/8+1/4=1/8+2/8=3/8。生:我认为他的计算太复杂,我的计算过程是:1/8+1/4=2/12。师:刚才有很多同学汇报了他们的探究过程,那么___同样的算式,会出现不同的结果呢?到底谁是正确的?谁是错误的呢?异分母分数的加法是一个全新的知识,也是分数加减法中的一个难点知识。但我却把新授课的讲解交给学生自己去探究。但不出意料,探究中出现了学生常见的错误。然后,我也不急于进行拨乱反正,又第 1 页共 14 页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请学生自己开展争论,是谁对谁错?而争论的结果是谁也说服不了谁?这时,我仍不出面澄清算法,又一次___学生用所折纸的图像去进行验证。对这个重要环节的处理,则引出了学生最后的发现。现代心理学讨论表明,对每一项新的事物,学生都存在着一种好奇心,这是他们认识世界的重要动力。而我把学生的这种好奇心还给学生,就让他们进行尝试,从学生的内心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满足。当然,学生的探究中,往往会运用知识的迁移,但由于分数的加法与整数的加法其表示对象的不同,所以学生出现了找不到方向的局面。在这紧要的关头,老师仅点拨用图像进行验证,从而引出学生思考上的深化,并发现了异分母分数___要先通分的道理。二、把握特点,活用教材与传统小学数学教材相比,新课程对小学数学教材做了重大变革,其突出了:凝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制造良好的课程环境;提倡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培育学生的创新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