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ze《武经射学正宗》暨《武经射学正宗指迷集》明 高颖(明崇祯十年,即 1637 年)1985 年台湾林忠明先生编本译者简介:刘金鹏,网络 ID 酱油男生,油瓶射怪。传统弓射艺爱好者,福建福州人。研习传统弓射艺四年,曾荣获 2015 安徽阜阳“阿利弓箭杯”传统射箭邀请赛团体赛亚军,2015 福建传统弓箭邀请赛个人冠军,团体亚军等荣誉。武经射学正宗 下卷 择物门择物门序夫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器机不利,良工无所施其巧。宁犹无所施其巧,抑亦不能下生其弊矣。况射者众巧之门,百弊之府也。使弓矢不调,纵有落雕贯虱之技,岂施其巧乎?彼习射而不知辨惑者固不足道,即使惑辨矣,百病皆消矣,设以不调之弓矢畀(bi 第一声)之,则弓手不习,强弱不和,手之性既与弓抗,弓之性又与矢仇,当控弦彀弓时已龃龉而不相合。况弦之短长大小愆(qian 第一声)其制,指机之高下厚薄失其宜,又安望矢道同的,应弦命中乎?此非射者之过也,弓矢机弦之过也。亦非弓矢机弦之过也,不择之过也。此择物之章,所以继辨惑而作也。译文择物门序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器材性能不够,再优秀的技术也无所施展。宁可由着技术无所施展,或者不能纠正自己技术毛病。况且射艺是一门有着众多流派,技术的手艺,其中也参杂许多弊病错误。若是射手不能调整弓箭器材,纵使有射落鹰雕,贯穿虱虫的技艺能在不靠谱的器材上施展出来?新人学射之时不知道辨识动作技术上的疑惑还不用去理解研究器材上的门道,现在已经能够辨识疑惑真伪,毛病都消除了,如果不去学习调整弓箭器材方面的门道,那么弓和手不能匹配,不能调节两者之间的强弱。手的力道已经与弓想磨合,但是弓的性能却和箭有差异,当控弦满弓之时,弓与箭之间已经有问题暴露了。何况弓弦的长短大小若与弓的形制不匹配,勾弦的指机高低厚薄与手不相适宜,又怎么能稳住弓弦安心瞄准干脆放箭,听着弦音命中目标吗?这不是射手技术的问题,而是弓箭器材的问题。也有可能不是弓箭器材的问题,而是如何选择器材的问题。这就是本书下卷:择物门众章节想要探讨的内容。译文注解:1.一名合格的射手不仅要有扎实的基础功力,丰富的临场经验和过硬心理素质,对于器材也必须要有各方面的理解和研究。大凡从古至今,历史上出现林林总总的弓,但是什么弓适宜什么人这是需要作为一名射手自己去亲身经历的。比如个子矮手臂短的射手益用小弓小拉距的弓,而个子高长手臂的射手益用大拉距的长弓;如马术骑射手益于用短小精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