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鉴赏》课程标准2017-04-1422:43课程代码:适用专业:全院所有专业教学模式:理论+实践计划学时:36一、课程性质《戏剧鉴赏》课程主要对如何欣赏戏剧、戏剧的基本要素以及戏剧表演与欣赏大量的戏剧名段实例对学生进行视听觉训练的内容,面向全体学生揭示戏剧规律、介绍戏剧知识、剖析戏剧作品指导戏剧鉴赏。采用理论讲授为主,作品鉴赏与社会实践活动为辅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应达到以下基本要求:1. 开阔眼界,扩大知识领域。2. 陶冶思想情操,提高精神境界。3. 提高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4. 联系专业实际,不断提高艺术素养。课程的主要功能是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因此本课程在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意识养成方面起支撑和促进作用。(一)课程的基本理念1. 坚持以高职教育培养目标为依据,遵循“结合理论联系实际,以应知、应会”的原则,以培养职业素质和职业意识为重点。2. 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思维能力和审美实践能力。3. 把审美创造素质的培养贯穿于教学中。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注重发展学生专业思维和专业应用能力。(二)课程的设计思路《戏剧鉴赏》课程在设计思想上以培养学生进步的审美观和鉴赏能力为主,科学分析和正确看待中华民族艺术的独特价值;引导学生体会传统戏剧作品的深厚底蕴和作品的独创性,体会不同戏剧的特点和审美取向。本课实质上讲也承担了美育的基本功能。课程内容力求新颖独特,在了解传统艺术基本面貌的基础上,尽可能对新的艺术门类和形式进行较深入的了解,启发学生对各种艺术现象发生的社会根源进行自觉探讨。掌握艺术随时代发展而嬗变的规律。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使美术素养真正潜移默化为自身的素质。(三)与前后课程的联系本课程与其他课程无内在的逻辑关系上的联系,因而放在第几学期均可,也并无必然的先修课与后续课。二、课程目标(一)课程总体目标教学目标和总体要求是让学生掌握戏剧欣赏的基本方法,学会自觉欣赏戏剧或艺术作品,成为一种职业习惯,持续不断的提高艺术素质。进而增进艺术水平、文化内涵和时代特色。通过教学,使学生熟悉中外戏剧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各个不同阶段的戏剧文化、主要艺术成就,了解中外戏剧史上重要的流派、戏剧家及其代表性作品,了解中外戏剧的美学特征,了解中外戏剧体裁及其历史变迁,提高学生戏剧感知能力和审美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标。通过观念导向和行为目标教学,使学生了解、吸纳中外优秀艺术成果;发展形象思维,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树立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