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知识介绍: 上证指数/深证成指/沪深300 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上证指数:广义上说上证指数有4 类16 种,分别为 一、样本指数类 4 种 1.沪深300 2.上证180 3.上证50 4.红利指数 二、综合指数类 2 种 1.上证指数 2.新 综 指 三、分类指数类 7 种 1.A 股指数 2.B 股指数 3.工业指数 4.商业指数 5.地产指数 6.公用指数 7.综合指数 四、其他指数类 3 种 1.基金指数 2.国债指数 3.企债指数 狭义说就是专指上证综合指数,其样本股是全部上市股票,包括A 股和B 股,从总体上反映了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价格的变动情况,自1991 年7 月15 日起正式发布。 1、“上证指数”全称“上海证券交易所综合股价指数”,又称“沪指”,是国内外普遍采用的反映上海股市总体走势的统计指标。 上证指数由上海证券交易所编制,于 1991 年7 月15 日公开发布,上证指数以"点"为单位,基日定为 1990 年12 月19 日。基日指数定为 100 点。 随着上海股票市场的不断发展,于 1992 年2 月21 日,增设上证A 股指数与上证B 股指数,以反映不同股票(A 股、B 股)的各自走势。1993 年6 月1 日,又增设了上证分类指数,即工业类指数、商业类指数、地产业类指数、公用事业类指数、综合业类指数、以反映不同行业股票的各自走势。 至此,上证指数已发展成为包括综合股价指数、A 股指数、B 股指数、分类指数在内的股价指数系列。 2、计算公式 上证指数是一个派许公式计算的以报告期发行股数为权数的加权综合股价指数。 报告期指数=(报告期采样股的市价总值/基日采样股的市价总值)×100 市价总值=∑ (市价×发行股数) 其中,基日采样股的市价总值亦称为除数。 3、修正方法 当市价总值出现非交易因素的变动时,采用“除数修正法”修正原固定除数,以维持指数的连续性,修正公式如下: 修正前采样股的市价总值/原除数=修正后采样的市价总值/修正后的除数由此得到修正后的连续性,并据此计算以后的指数。 当股票分红派息时,指数不予修正,任其自然回落。 根据上海股市的实际情况,如遇下列情况之一,须作修正: (1) 新股上市; (2) 股票摘牌; (3) 股本数量变动(送股、配股、减资等等); (4) 股票撤权(暂时不计入指数)、复权(重新计入指数) (5) 汇率变动 新股上市:新股上市第二天计入指数,即当天不计入指数,而于当日收盘后修正指数,修正方法为: 当日的市价总值/原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