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专题四、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社会论

专题四、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社会论_第1页
1/7
专题四、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社会论_第2页
2/7
专题四、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社会论_第3页
3/7
专题四、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社会论 一、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 二、科学技术的社会建制 三、科学技术的社会运行 一、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 1 、科学技术与社会变迁 2 、科学技术与经济转型 3 、科学技术与人类发展 科学技术与社会变迁 1 、马克思科学技术社会功能观: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①科学是“知识”的生产力 ②马克思高度赞誉中国的三大发明 ③马克思认为科学技术有助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2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社会变革 (1 )在生产力方面,从手工化、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走向信息化和智能化。 (2 )生产关系方面: (3 )生活方式方面: 科学技术与经济转型 1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 、科学技术对生产力各要素的作用 劳动者 劳动工具 劳动对象 3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引发经济转型 产业结构升级 经济形式发生变化:信息经济、知识经济、网络经济、生物经济 经济增长方式出现转变 科技革命 科学技术与人类发展 马克思的技术异化理论 法兰克福学派的科学技术批判理论 生态马克思主义的技术、环境与社会批判理论 马克思的技术异化理论 1 、充分肯定技术在社会中,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作用。 2 、马克思看到了技术作为异己力量对人的奴役。 3 、马克思认为技术异化的根源是技术的资本主义应用。 就机器使肌肉力成为多余的东西来说,机器使“男劳动力贬值了”,把妇女和儿童抛进了野蛮的劳动中 。“人为的高温,充满原料碎屑的空气,震耳欲聋的喧嚣等,都同样地损害人的一切感官,更不用说在密集的机器中所冒的生命的危险了”。在机器化工厂中,工人总是逃脱不了低工资、饥饿和悲惨的命运,即机器使工人与产品财富和自然的疏离更加严重。 马克思没有把技术本身当做罪恶之源,认为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是技术异化现象得以产生的社会历史根源。 “因为机器就其本身来说缩短劳动时间,而它的资本主义应用延长工作日;因为机器本身减轻劳动,而它的资本主义应用提高劳动强度”。 法兰克福学派的科学技术社会批判理论 法兰克福学派是隶属于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的一个最著名、流行最广和影响最大的学术流派。该学派得名于 1923 年在德国莱茵河畔城市法兰克福成立的法兰克福大学社会研究所。法兰克福学派形成和发展的时期,正是希特勒法西斯猖獗之时,暴虐的反犹主义盛行,连犹太资产阶级和知识分子都未能幸免。1933 年希特勒执政后,社会研究所因其成员大多为犹太人以及其理论与...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专题四、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社会论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