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期末考试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 分,,共10 分)(在下列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最佳答案,将其字母写在题干后) 1.温病学理论源于: B A.《伤寒论》 B.《温疫论》 C.《神农本草经》 D.《诸病源候论》 2.“壮水之主,以制阳光”是指:B A.阴病治阳 B.阳病治阴 C.阴中求阳 D.阳中求阴 3.“亢则害,承乃制”说明了五行之间的:C A.相生 B.相克 C.制化 D.乘侮 4.精汁是指:D A.精液 B.髓液 C.肠液 D.胆汁 5.不属于七冲门的是:D A.户门 B.吸门 C.飞门 D.气门 6.气与血的关系主要表现在:C A.后天与先天方面 B.性状与分布方面 C.生化与运行方面 D.功能与结构方面 7.能加强表里经脉在体表联系作用的是:C A.经别 B.经筋 C.别络 D.皮部 8.手厥阴经的终点与何经的起点相接:B A.手少阳经 B.手阳明经 C.手太阳经 D.手太阴经 9.肺气上逆的表现,主要是:D A.恶心、呕吐 B.呃逆、嗳气 C.吐血、咯血 D.咳嗽气喘 10.《素问·宣明五气篇》指出:久卧伤:A A.气 B.血 C.筋 D.肉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在下列备选答案中选 2—5 个正确答案,将其字母写在题干后) 1.脏与脏之间在血的方面有密切联系的是:BCD A.心与肾 B.心与脾 C.肝与脾 D.肝与肾 E.心与肝 2.三焦的功能是:CDE A.通行营气 B.宣散卫气 C.通行元气 D.津液通道 E.决渎行水 3.与精神情志活动关系最密切的脏是:ABC A.心 B.肝 C.脾 D.肺 E.肾 4.肝失疏泄,气机不畅,临床多出现:ACD A.胸胁胀满 B.头目眩晕 C.两乳胀痛 D.少腹胀满 E.面红目赤 5.脾运化水液的功能失调可产生的病理产物有:ABCE A.痰 B.饮 C.湿 D.气喘 E.水肿 6.分布于胸腹部的经脉是:CDE A.肾经 B.胆经 C.胃经 D.脾经 E.肝经 7.与水湿痰饮的形成相关的脏腑是:ACDE A.肺 B.膀胱 C.三焦 D.脾 E.肾 8.气机失调主要包括: ABDE A.气滞 B.气逆 C.气虚 D.气闭 E.气脱 9.下列哪些属于伤津为主的表现:ABCD A.口渴引饮 B.形瘦肉脱 C.口鼻干燥 D.目陷螺瘪 E.口干舌燥而不引饮 10.应慎用寒凉之剂的体质是:BC A.阳盛之体 B.阴盛之体 C.阳虚之体 D.阴虚之体 E.气虚之体 三、填空题(每空0.5 分,共20 分) 1.中医治病主要不是着眼于___病_____的异同,而是着眼于__病机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