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调生定义以及和公务员选聘生和三支一扶的区别和联系选调生概念:选调生是各省区市党委组织部门有计划地从高等院校选调的品学兼优的应届大学本科及其以上的毕业生的简称,这些毕业生将直接进入地方基层党政部门工作,作为党政领导干部后备人选和县级以上党政机关高素质的工作人员人选进行重点培养,选调生也属于公务员系统,但应该说与普通公务员还是有一定区别的。最直观的就是:选调生的个人档案名义上属于地方党委的组织部门管理,而公务员档案一般属于人事部门公务员局管理。ﻫ选调生与各单位招录的国家公务员都是国家公务员,不同点主要有:培养目标不同选调生的培养方向主要是党政领导干部后备人选和县级以上党政机关高素质的工作人员人选;公务员一般招考的是非领导职务国家公务人员。选拔程序不同选调生的选拔采取本人自愿报名、院校党组织推荐、组织(人事)部门考试考核相结合的办法;而公务员录用考试采取笔试和面试的方式进行,不需要院校党组织推荐。培养管理的措施不同选调生到基层工作采取岗位培训、(一般是在安徽省行政学院培训我在9月中旬在此培训)脱产轮训等多种形式,选调生在基层工作期间,至少要脱产培训一次,时间一般不少于3个月;而公务员主要采取岗位培训的形式,在工作初期一般不安排脱产培训。管理使用有所差别选调生是省委组织部的后备干部,放到基层锻炼,人事权归省委组织部管辖,委托接收单位考评。调动范围是全省建有党组织的各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人民社团,可以理解成一种特殊的干部身份。公务员是针对具体职能的职位,人事权一般归该单位人事机构或上级单位人事机构或人事厅管辖。一般只要有人事权的单位都有管辖权。调动范围取决于人事归属单位,在该单位人事管理范围内调动。发展前景有所差别选调生是省、市、县委组织部掌握的后备干部,而招考录用的公务员,是普通的机关工作人员。选调生提拔速度比公务员快得多,一般本科毕业定科员,硕士定副科,博士定正科。但是一般情况下都是非领导岗位,因为不会要一个菜鸟去管理一个团队。我国干部队伍中,许多年轻有为的领导干部都是选调生出身。所以,组织部门一直把选调生工作视为优秀年轻干部的“源头工程”。选调生的提拔一般采取借调方式,借调满一年可转入借调单位,有公务员岗位编制的不通过公开公务员考试直接提拔,借调单位可以是省级机关或该生所在市级组织部人事范围内可以理解为选调生是先人后岗,公务员是先岗后人。选调生一般要分配到基层去锻炼,条件艰苦,福利少(不是单一情况,东部、中西部部分发达地区情况明显不同),但两三年后就会上调。所谓选调生参加公务员考试主要是指跨区报考,比如报省直单位或其它地市机关,是主动报考而非单位看中借调,这种情况在选调生提拔中比较少,除非混不下去了或觉得有蛮好的机会才会这样,而且和一般公务员身份报考不一样的是:公务员报考公务员必须在原单位工作达到一定年限,且报考前要和原单位脱离人事关系,考不上就完了;选调生不受任何条件限制,只要原单位同意报考且达到报考条件既可报考,考不上也可以回原单位工作,饭碗不丢!选聘生:系是特指从2008年开始由中央组织部牵头,各省委组织部负责实施的一项组织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职的工程。目的是从广大高校应届和近几届毕业生中,选择聘用一批优秀大学毕业生到农村任职,同时,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还有利于为党和国家培养来自基层一线的干部,改变近几年直接从应届高校毕业生中招录公务员多,而从农村基层一线招录公务员少的格局。选调生是直接从高校选聘的优秀应届毕业生,考上了直接就是公务员的行政编制身份;村官(选聘生)也是针对应届毕业生的,但不属于公务员。但是选调生和村官都是到最基层的。选调是到乡镇和区街道办事处,而村官是到村任职。并且没有编制,一般都要三年期满在考试,也有转为事业编制的机会,但是条件比较苛刻。ﻫ而三支一扶:、是指大学生在毕业后到农村基层从事支农、支教、支医和扶贫工作。计划的政策依据是国家人事部2006年颁布的第16号文件《关于组织开展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的通知》,其目的在于为高校毕业生向基层单位落实就业问题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