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构造期次 一、迁西构造期 迁西构造期,简称迁西期,是古太古代(3600-3200Ma)期间的构造期。迁西运动(Qianxi movement)是发生于中国北方中太古代末的一次构造运动,因河北迁西得名。冀东,表现为迁西群遭受强烈的变形、以角闪岩相—麻粒岩相为主的变质作用和以钠质花岗岩为主的岩浆事件。在华北及东北南部各太古宙麻粒岩—片麻岩区具有广泛性和一定代表性,应属一次主要的构造运动。铁架山运动、兴和运动与之相当。迁西期是今中国及周边地区的第一个构造期,是古陆块形成和陆壳克拉通化的时期。由于年代过于久远,目前的研究还极不充分。 二、阜平构造期 阜平期构造期是新太古代期间阜的构造期,时限为2900(+-)——2600Ma,其时限距今约 26亿年。阜平运动是新太古代的一次褶皱运动,也是我国已知的最早的一次地质构造运动。阜平县位于中国河北省西部,属保定市,与山西省接壤。 划分依据:由五台—太行山区新太古界阜平群上亚群(龙泉关群)与上覆五台群之间的角度不整合确定。五台群与阜平群无论在构造形态、构造方向、混合岩化作用、变质作用以及沉积建造上都有明显差异。阜平运动在华北各太古宙变质岩区影响较广,它使阜平群及更老地层普遍发生变形和产生以角闪岩相为主的区域变质,并伴随大量花岗质岩浆侵位。 分布:五台山东北边缘龙泉关以西约 5千米的铁堡村南见有明显的低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二者之间尚保存有厚约 1.5米的古风化壳,因之命名“铁堡运动”。所造成的角度不整合还包括吕梁山区吕梁群与下伏界河口群之间、中条山区绛县群与下伏涑水杂岩之间的角度不整合等。阴山、燕山及辽东、吉南、山东、豫西以及小秦岭等地亦然。 阜平期是古陆块形成和陆壳克拉通化的时期。由于年代过于久远,目前的研究还极不充分。 三、吕梁构造期 吕梁构造期是古元古代(2500-1800Ma)期间的构造期,在此期间,在今中国及周边地区发生了吕梁运动。 因为吕梁运动在山西吕梁山的表现最典型,故而得名。与此同时,山西五台山地区也有比较强烈的构造运动,学界称之为滹沱运动(以滹沱河命名),所以也有不少人把吕梁期称为滹沱期。吕梁运动的其他名称尚有中条运动(晋南)、兴东运动(黑龙江)和凤阳运动(安徽)等。吕梁期相当于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2004)确定的古元古代成铁纪(2500-2300Ma)、层侵纪(2300-2050Ma)和造山纪(2050-1800Ma)的全部。 吕梁期的年代久远,目前只能对这期间的构造运动做粗略的描述。在吕梁期,可以识别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