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营企业应对气候变化指南 ------------------------------------------------------------------------------- 一 、背景 全球气候变化及其不利影响是全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工业革命以来的人类活动,尤其是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大量消耗能源资源,导致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增加,引起全球气候近 50 年来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对全球自然生态系统产生了明显影响,对人类社会未来生存和发展带来严重挑战。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正在或将要成为国际政治、经济、军事、贸易中的新焦点。 为此,国际社会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于 1992 年共同签署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40 多个国家于 1997 年签署了《京都议定书》、并制订了"巴厘岛路线图"等一系列文件。当前,国际社会正在加紧开展"后京都时期"减排体制安排的谈判。在此基础上,联合国相关机构,以及世行、亚行、全球环境基金等机构积极推动并帮助各国采取措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经济发展水平低、气候条件复杂、生态环境脆弱,易受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同时,中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阶段,面临着发展经济、消除贫困和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多重压力,应对气候变化的形势严峻,任务繁重。 面临这一巨大挑战,中国政府主动承担责任,把应对气候变化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结合起来,把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与创新型国家结合起来,以发展经济为核心,以节约能源、优化能源结构、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为重点,以科技进步为支撑,努力控制和减缓温室气体排放,不断提高应对气候变化能力。 中国政府先后颁布并实施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科技专项行动》、《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白皮书等一系政策和措施。在《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以及《千家企业节能减排行动》,《中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等相关文件中,中国政府逐步明确了政府、企业及社会各界应对气候变化的具体责任。这些法律、法规、政策及标准的相继出台,为中国企业参与节能减排,应对气候变化指明了方向。 二、中国企业应对气候变化的紧迫性 1、政策法律的调整正在改变市场运行的规则 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进程,先后签署各项国际公约,正采取积极措施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推行一系列节能减排政策。中国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