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中国考古学的历程

中国考古学的历程_第1页
1/11
中国考古学的历程_第2页
2/11
中国考古学的历程_第3页
3/11
中国考古学的历程 李伯谦/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 国刚教授好,同学们好: 清华大学是世界著名学府之一,去年9 月22 日我曾有幸应李学勤教授之邀在清华做过一次演讲,题目是“中国古代文明的进程”。这次张国刚教授要我在他主持的学术史课程上讲一次,我就拿“中国考古学的历程”作为讲演的题目吧! 我们讲“考古学”,首先便要把“考古学”的概念弄清楚。“考古学”是指以田野调查、发掘为特征的现代考古学,也通俗的称为“锄头考古学”,“锄头考古学”这个词是中国考古学之父李济先生讲的。所谓“锄头考古学”就是要到田野去,通过调查、发掘古代人类活动遗留下来的各种遗迹来研究历史和其他各种问题的一门学问。然而这种学问并不是在中国土生土长的,它是在欧洲首先兴起的。当然,在现代考古学传入中国之前,中国古代和这门学问有关的古物学也是有着悠久的历史的。在春秋的时候,陈国有人挖出一块现在看来是动物的化石,一块骨头就装了一车,觉得很稀奇,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就去请教孔子,孔子说这是防风氏的骨头。孔子讲的当然不对,但是其中有一点道理是对的:这是很早很早以前的东西。这说明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的心目当中,就知道埋在地下的东西,它的历史是很悠久的,尽管解释可能不对。到汉代就更不用讲了,地下常有古物出土,譬如说下了一场大雨,在河旁边冲出来一个铜鼎,或冲出其他铜器,地方官觉得这是祥瑞的征兆,赶快献给皇帝,皇帝就特别高兴,大家知道,汉武帝有个年号叫“元鼎”,为什么叫“元鼎”呢?就是因为在现在的山西汾河旁边,下大雨冲出来一个鼎,然后就被献给汉武帝,汉武帝特别高兴,认为这是祥瑞的征兆,于是就把年号改了,叫“元鼎”。汉代以后不断有古代的文物出土,到了宋代,就形成了一门学问,叫“金石学”,“金”是指铜器,“石”是指碑刻,当时,达官贵人都以收藏三代铜器、访求碑刻为时尚,出现了许多著录、研究铜器、碑刻的著作。其中收藏铜器、玉器比较著名的是吕大临的《考古图》,著录碑刻比较著名的有赵明诚《金石录》。赵明诚是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丈夫,这是许多人都知道的。到了清代达到了高潮,清代出版了很多很多关于金石学的著作,比如说由乾隆皇帝御簒的《西清古鉴》几大部,《宁寿鉴古》几大部,《西清续鉴》甲、乙编几大部等等非常重要的著作。金石学有两个特点:首先,只有士大夫才有能力有财力收集这些文物;第二,是士大夫们关在书斋里的学问,士大夫们是不到野外去的。所以我们...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中国考古学的历程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