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页 共 6 页 高中历史通史体例教材整合表 (必修+选修1) 表2:中国近代史知识点整合表 时段划分 主要线索与阶段特征 政 治 经济与社会生活 文 化 晚清(1 8 4 0——1 9 1 2 )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 8 4 0—1 8 6 4年) 政治上,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中国进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这一时期中国社会主要体现为“半殖民地”特征,由于新的阶级力量尚未产生,农民阶级承担起了民主革命的任务。经济上,西方列强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把中国逐渐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国的封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思想文化上,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萌发。 1 8 4 0 .6 —1 8 4 2 .8 ,鸦片战争。 1 8 4 2 年 8 月,《南京条约》签订,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南京条约》内容: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中国海关收取英商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由双方商定等。 1 8 5 1 —1 8 6 4 年,太平天国运动(1 8 5 1 .1 金田起义、永安建制、1 8 5 3 定都天京、北伐西征、1 8 5 6 天京变乱、1 8 6 4 天京陷落) 1853年冬,太平天国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内容:根据“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和“无处不均匀”的原则,规定以户为单位,不论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分土地。根据“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的原则,规定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国库。太平天国想通过这一方案,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评价:《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的建国纲领。它反映了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但是,它体现的绝对平均主义思想,严重脱离实际,根本无法实现。 1 8 5 9 年,太平天国颁布《资政新篇》。 主要内容:向西方学习,以法治国,官吏由公众选举;发展工商业,奖励技术发明;开设新式学堂等。 1 8 5 6 —1 8 6 0 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了。 1 8 5 8 年,清政府与英法两国签订《天津条约》。 内容: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沿海沿江十处通商口岸;赔偿英法巨额白银;允许外国人到中国内地游历、经商和传教;外国军舰和商船可在长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