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分析实验 氨基酸类物质的荧光光谱分析 2015 年4 月7 日 1 氨基酸类物质的荧光光谱分析 开课实验室:环境资源楼 312 【实验目的】 1、 熟悉荧光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2、 了解 RF– 5301 型荧光分光光度计的构造、原理,掌握荧光分析法的基本操作; 3、 掌握荧光分析技术应用于定量分析的原理及方法。 【基本原理】 • 原理概述:利用荧光物质分子在吸收特定频率辐射能量后,由基态跃迁至激发态的任一振动能级,在溶液中以热的形式损失部分能量后回到第一电子激发态的最低振动能级,再以辐射形式去活化跃迁到电子基态的任一振动能级,便产生荧光。 • 荧光的产⽣生:荧光物质分子在吸收特定频率辐射能量后,由基态跃迁至第一电子激发态(或更高激发态)的任一振动能级,在溶液中这种激发态分子与溶剂分子发生碰撞,以热的形式损失部分能量后,而回到第一电子激发态的最低振动能级(无辐射跃迁)。然后再以辐射形式去活化跃迁到电子基态的任一振动能级,便产生荧光。能产生强荧光的物质分子,一般都具有大的共轭 π 键结构或具有刚性平面结构等特征。 • 荧光分析法的特点: 优点: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工作曲线线性范围宽,能提供激发光谱、发射光谱、发光强度、发光寿命、量 子产率、荧光偏振等诸多信息; 缺点:由于能够产生强荧光的物质相对较少,荧光分析法的应用不太广泛; 改进:对于没有强荧光或没有荧光的物质的测定可设计相应的反应使其生成具有荧光特性的配合物进行测定。 • 氨基酸:含有氨基和羧基的一类有机化合物,是生物功能大分子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构成动物营养所需蛋白质的基本物质。色氨酸(Try )、酪氨酸(Ty r)和苯丙氨酸(Phe)是天然氨基酸中仅有能发射荧光的组分,可以用荧光法测定。 【仪器与试剂】 1、 仪器:F-4600 型荧光分光光度计,10 mL带玻璃塞的比色 10 只,分度吸量管 图 1 荧光光谱仪结构示意图 2、试剂:标准溶液a:4×10-4mg/mL的酪氨酸溶液; 标准溶液b:1×10-3mg/mL的苯丙氨酸溶液; 标准溶液c:1×10-3mg/mL的色氨酸溶液; 色氨酸待测样;去离子水。 【实验步骤】 1、 配制实验样品: 仪器分析实验 氨基酸类物质的荧光光谱分析 2015 年4 月7 日 2 (1)分别移取标准溶液a、标准溶液b 和色氨酸待测样于 10 mL比色管中,待用。 (2)分别移取0.00、1.0、1.5、2.0、2.5、3.0mL标准溶液c于5个10 mL比色管中,并用去离子水稀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