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修编.课题:敦煌莫高窟课型:欣赏■评述、综合探索教材分析:人美版美术教科书七年级上册以《敦煌莫高窟》为教学的出发点,并联系我国其他的著名石窟,从石窟艺术追溯佛教的起源,对雕塑、壁画艺术的欣赏,引申到对当时社会历史、文化的了解,对 XX 文化的了解。在本课教学中,教师可以打破了以往单纯介绍作品的美术特征的局限,把敦煌艺术放在特定的文化和历史情境中,以便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敦煌艺术,升华学生的爱国情感。同时通过敦煌石窟藏经洞遭遇外国所谓探险家的掠夺,致使大批国宝四处流散的事实,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懂得艺术珍品的价值。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敦煌艺术所处的地理位置,初步认识敦煌艺术是由石窟建筑、彩塑艺术和壁画艺术共同组成的佛教艺术的宝库。2、能力目标:通过查找资料,了解佛教传入与敦煌石窟的兴建。能对敦煌石窟有代表性的形象塑造与艺术效果进行分析。3、情感目标:充分感受我国石窟艺术的伟大成就及传统艺术的博大精深和艺术价值。同时渗透德育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教学重点:认识敦煌艺术中彩塑、壁画的艺术特点,激发学生学习探索兴致和爱国热忱。教学难点:感悟石窟艺术作品所传达的审美、理想与情感。教学手段采用:1、倡导“表现性学习”,以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2、多媒体辅助教学丰富课堂容量,加强课堂的直观性与趣味性。3、采用欣赏优秀作品与德育渗透相结合的教学策略来组织教学。教学过程设计:一、引入1、组织教学,诱导提问学生是否知道中国的四大石窟艺术。2、学生回答后播放幻灯片,让学生对石窟中彩塑和壁画作品有一个初步的直观感受。-可修编.教师提问:你看了以上作品后谈谈你对它们初步感受(考查直观感悟的能力)、欣赏、评述。学生回答:纷纷对彩塑的外在形象谈看法。如身姿显得较丰腴。耳垂都较大,神色都较慈祥等,壁画色彩鲜艳,线条比较流畅。3、幻灯出示课题——敦煌莫高窟二、新授1、学生自主探究敦煌莫高窟的地理位置、发展过程和艺术特色。(通过学生自主的整理归纳,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感悟佛教与石窟艺术的关系,以及石窟艺术的时代背景及发展过程。)此环节学生掌握敦煌莫高窟如下知识信息:A、地理位置:敦煌在今 XX 省西北角,莫高窟位于敦煌市东南 25公里处鸣沙 XX 麓断崖上,前临宕泉河,南北长 1680 米,高 50米。B、发展过程:始于前秦建元二年(公元 366 年)(引入乐傅和尚的故事),莫高窟现存有壁画和雕塑的 492 个,石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