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党员教育管理党中央国务院始终高度重视高校党建工作。自1990年开始,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教育部党组每年召开一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在第十八次全国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同志强调:“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党的建设,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促进高校改革发展、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根本政治保证,各级党委一定要高度重视、切实抓紧抓实抓好。”同时,教育部部长袁贵仁也强调了:“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党的建设意义重大,责任重大。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党的建设,严格按照标准和程序把优秀知识分子和研究生吸收到党内来,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研究生党员教育管理是高校党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高校党建的基本途径,也是实现党的政治路线的必要保证。研究生党员科学文化知识丰富、思维开阔活跃、政治道德素养良好、易接受新鲜事物、具有创新能力,其队伍的发展壮大为党增添了新的活力。一、高等农业院校研究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近几年来,我国高等农业院校研究生教育规模逐步扩大,研究生的培养体制也在不断地改革和创新。随着研究生规模的扩大,研究生党员呈现出数量多,比例高的趋势。研究生党员思想意识层次也不尽相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坚定的革命信念、时刻准备为人民服务的精神逐渐抛之脑后,身上肩负的责任感、使命感渐渐褪去。这些都给高等农业院校研究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带来更大的困难。(一)高等农业院校研究生党员教育管理机制不健全在高等农业院校,研究生党员教育管理目前处于一个混乱的阶段,发展之后的党员比发展之前更没有依靠,似乎脱离了组织而独立存在着。高等农业院校党组织比较重视研究生党员的发展,而忽视了对研究生党员的教育管理。由于研究生党员长期处于第1页共6页无管理状态,而党建工作者不可能对每一个党员的思想动态都能做到深入了解,因此一些党员的思想、学习、科研、生活等问题就无法在第一时间得到解决,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散漫的局面,不利于研究生党员积极主动的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二)高等农业院校研究生党员思想层次多样化,角色意识淡薄在高等农业院校,研究生党员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有着不同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由于来自五湖四海的研究生,其年龄层次不一样、社会经历不相同、人生阅历不相似,因此入校发展成为党员之后,其思想境界也参差不齐,要在思想上达到一致高度有很大的困难。目前高等农业院校各个院系研究生的课程设置、科研方式、研究方向、导师培养模式等有很大的差异,所以研究生的学习方式也相对独立而分散,这样不利于研究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另外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研究生党员角色思想意识淡薄。由于每个研究生都有独立学习和研究的空间,因此一些思想上的问题和心里的想法他们大都不愿意主动向党组织汇报,或者只谈成绩不谈问题,即使有问题也是避重就轻、轻描淡写地谈。(三)高等农业院校研究生党员服务“三农”的使命感不强高等农业院校研究生党员没有从根本上清楚地意识到当前和今后很长一段时期里,我国的发展将围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重大主题。而高等农业院校是培养建设与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高端人才的主要学府,是先进农业技术和生产知识的支撑力量,也是直接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事业的中坚力量。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一步深入,我国现代农业建设对三农人才的需求逐步增大,高等农业院校研究生党员专业知识扎实,是优秀的、可靠的新农村建设人才,然而他们服务“三农”的使命感却不强,毕业后志愿加入到现代农业建设的队伍中去的研究生党员比例不高,愿意服务三农的意识淡薄。二、高等农业院校研究生党员教育管理的重要性高等农业院校研究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对高校党建发展十分重要,也充分体现了高等农业院校服务社会、服务三农的主要职能。高等院校培育了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第2页共6页特别是研究生党员不仅在专业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