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休克诊疗常规

休克诊疗常规_第1页
1/11
休克诊疗常规_第2页
2/11
休克诊疗常规_第3页
3/11
第一章 休克诊疗常规 第一节 休克总论 一、休克的定义 机体有效组织灌注显著且普遍降低,导致氧输送不能满足组织氧需求,出现组织缺氧进而导致可逆性细胞损伤,若组织灌注不足持续存在,细胞损伤将进入不可逆状态。 二、休克的分类 1972年,Hinshaw与 Cox率先根据血流动力学特点进行休克分类。目前,此休克分类法在国际上被广泛应用。按此分类法休克共分 4种类型: 1.低容量性休克 特点是循环血容量减少,心室舒张期充盈压力降低以及容积减少,因此心排出量降低。原因:脱水,内失血或外失血,腹泻或呕吐,大面积烧伤早期,多发性创伤,急性胰腺炎早期等。 2.心源性休克 特点是心肌收缩力减弱,心脏泵功能衰竭。心室舒张期充盈压力与容积均增高,但心排出量下降。原因:急性心肌梗死或心律失常、严重心肌病等。 3.心外阻塞性休克 特点是心脏血流通道受阻,心包舒张充盈压力增高,后负荷过度增高,而心排出量降低并非起因于心肌功能本身。原因:心包填塞,巨块型肺栓塞,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等。 4.分布性休克 特点是周围血管运动调节功能丧失,小动脉与小静脉过度舒张,周围血管阻力极度下降。但不同区域、不同器官的血管阻力可以不变、增高或者降低,导致血流分布不均。心排出量可明显增加,但低血压仍然存在,有效组织灌注不足。最常见原因:感染性休克。 三、休克的监测 1.一般临床监测 包括皮温与色泽、心率、血压、尿量和精神状态等监测指标。然而,这些指标在休克早期阶段往往难以看到明显的变化。 2.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 (1)平均动脉压(MAP)监测:一般来说,有创动脉血压(IBP)较无创动脉血压(NIBP)高 5~20mmHg。低血容量休克时,由于外周血管阻力增加,NIBP测压误差较大,IBP测压可靠,可连续监测血压及变化。此外,IBP还可提供动脉采血通道。 (2)中心静脉压(CVP)和肺动脉楔压(PAWP)监测:用于监测容量状态和指导补液,有助于了解机体对液体复苏的反应性,及时调整治疗,并有助于已知或怀疑存在心力衰竭的休克患者的液体治疗,防止过多输液导致的肺水肿。 (3)心排出量(CO)和每搏量(SV)监测:休克时,CO与 SV可有不同程度降低。连续地监测 CO与 SV,有助于动态判断容量复苏的临床效果与心功能状态。 近年来有较多研究表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CVP和 PAWP与心脏前负荷的相关性不够准确。目前的一些研究显示,通过监测收缩压变化率(SPV)、每搏量变化率(SVV)、脉压变化率(PPV)、血...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休克诊疗常规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