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与现代人的安身立命 ——樊和平教授在东南大学“人文大讲座”的演讲 我今天演讲的这个题目包含两个层次,一个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要素,再一个是我们如何从传统文化当中吸收养分,解决现代人生活中一些重大的问题。 亚里士多德早在两千多年以前,就提出了一个看似非常普通,但也是两千多年以来、或自有人类文明以来,一直没能够解决的命题:“人应当如何生活?”可以说,自这个命题提出来以后,所有的人文科学都在围绕它而展开。 人到底应当如何生活?二十世纪是人类文明突飞猛进的世纪,科技经济在这个时代得到了非常快的发展,可是二十世纪也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每当人类面临一个世纪之交的时候,都会出现一种特殊的现象,叫做“世纪末现象”:一个世纪走完了,另外一个世纪又开启了,人类总好像有一种走到世界末日的感觉。当今之世,人类有能力分裂原子,有能力去寻找到夸克,有能力飞越太空、走上月球,可是人越来越对自己表现得无可奈何,人难以安身立命。所以在二十世纪到二十一世纪世纪之交产生一种非常奇特同时也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就是世界范围之内出现了许多邪教,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人类面临着一种空前巨大的人生危机。 事实上,人生危机是我们每个人都回避不了的。如何解决这样一种人生危机?一九八八年,世界各国诺贝尔奖得主在法国巴黎集会,会后发表的共同宣言中提到:“人类要在二十一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两千五百三十年前中国的孔子那里去找智慧。”人类已经面临着许许多多严峻的课题,如何来解决?他们发出倡议,到孔夫子那里去寻找智慧,寻找人类生存的智慧。应该说,这不是一般的人、不是一批人文学者发出的倡议,而是一群二十世纪最杰出的科学家发起的倡议,代表着二十世纪人类的最高智慧。 我们现在所要回答的问题,就是如何到两千多年以前的孔子那里去寻找智慧?我们能找到什么样的智慧?必须要说明的是,他们这里所讲的孔子,只是一个象征,它象征着中国文化,象征着中国传统文化。因此,我们有必要回过头来重新审视中国的传统文化。 家国一体 家在中国文化当中,具有一种特殊的地位。不理解中国人的家就永远不能理解中国文化。可是家到底是什么?中国人以家为一种精神上的归宿,最重要的价值观都与家有关系。 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博大精深。我用三个概念六个字来概括它的基本要素,就是:血缘;情理;入世。 为什么说血缘构成中国文化的第一个要素?因为中国这个民族,在被“化”出来即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