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局年度农业和粮食工作总结及工作思路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农业和粮食部门以党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全省农业、全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科学发展观,以加快现代农业体系建设为重点,坚持“强基础、转方式、促改革、重民生”的基本思路,精心组织,周密部署,扎实工作,农业工作卓有成效,农业经济稳步发展。一、20XX年农业经济形势1、粮食生产保持平稳。全市粮食种植面积178万亩,粮食总产预计70万吨,较去年略减。油料种植面积16.4万亩,总产达2.41万吨,与去年持平。2、经济作物特色明显。全市现有果园面积12.8万亩,水果总产量22.84万吨,去冬今春新增果园面积0.35万亩,主要发展了无花果、甜柚、早熟梨、杨梅、葡萄、蓝莓等。全市播种面积20万亩,产量21万吨,其中标准化蔬菜面积4万亩,新增标准化蔬菜面积0.2万亩。茶园面积为1.5万亩,比去年增加0.2万亩,总产达到250吨,同比增加10吨。3、养殖业稳中有增。全年肉类总产12.9万吨,同比下降-1.3%。生猪存栏69.04万头,生猪出栏133.7万头,同比分别下降-2%、和-1.8%;牛存栏6.77万头,牛出栏3.14万头,同比分别增长0.2%和0.5%;羊存栏0.94万只,羊出栏1.78万只,同比分别增长1.2%和1.5%;家禽存栏501.2万羽、家禽出栏1020.9万羽、禽蛋产量2.082万吨,同比分别增长3%、2%和-2%。渔业产值9.96亿元,同比增长7.32%;全市水产品总量达5万吨,同比增长2.04%;其中养殖产量4.66万吨,同比增长2.58%;捕捞产量0.34万吨,比去年略有降低。全市水产养殖面积12.63万亩,与去年基本持平。4、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稳步发展。预计年底,全市可新增农民合作社500家,达到1800家以上;新增家庭农场105家,达到370家以上;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可达到200家以上,销售收入可达80亿元,增长12%以上。5、农机化水平较快提高。全年实施农机购置补贴资金2707余万元,全市水稻机生产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70%;第1页共8页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未发生新的违法违纪事件,全市受理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入户登记1800台套,变型拖拉机年度检验近200台套,换、补驾驶证100余人,年检占应检率在90%上。二、开展的主要工作1、稳定发展粮食生产。20XX年度我市整合六部门基本农田建设资金1.1万元,建成高标准农田4万亩。到目前,20XX年我市已争取到上级部门农田基本建设资金1.4亿元,目前这些项目正在实施过程中。20XX年我市实施的15个万亩粮油高产创建示范片,其中4个万亩片在一个乡实施实行整乡推进,11个万亩片在4个水稻种植面积大乡实施,按照“品种特色化、基地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投入科技化”的要求,在每个万亩示范片建立一个百亩核心示范区,集中展示水稻生产新品种新技术;在万亩示范片,通过农机农艺相结合,良种良法相配套,从农田大畈入手,抓种粮大户,培养科技示范户,带动辐射户,拉动普通户,全市粮食高产创建活动共涉及农户3.55万户,示范面积达15.3万亩,辐射面积达30多万亩。万亩示范片测产最高达达661公斤/亩,均衡单产达557公斤/亩,较全市平均单产高150公斤/亩,成效显著。2、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今年我市继续下大力气抓好特色果业带的建设,高标准地新增3500亩果树,其中龙虎山种植了1000亩无花果名特优品种,200亩蓝莓;塔桥园艺场引进种植了500亩南方早熟梨新品种“翠玉”;贵溪种植了300亩“美人指”葡萄、进行大棚避雨栽培;还有甜柚、杨梅、猕猴桃等特色果业。目前我市柑桔、板栗、早熟梨、葡萄等专业基地已具较大规模,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有力地推动了全市果业工作向纵深推进。同时狠抓蔬菜基地建设,一是认真实施省里现代农业发展蔬菜项目及菜果茶标准化创建项目,通过项目实施,我市新增标准化蔬菜面积2200余亩,其中余江刘垦、锦江镇新增1600亩,贵溪樟坪新增了600余亩。在刘家站垦殖场二分场北侧经过水利、电力、道路、土地平整建设等,已经打造了2000亩高标准蔬菜基地,并已投入生产。今年新增了茶叶面积2000亩,其中白茶1000亩,并从浙江安吉引进新的制茶工艺。白茶是今年我市经济作物中发展最具活力的产业之一,第2页共8页现在我市围绕武夷山脉和怀玉山脉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