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百年的美丽》教学设计 ( 安 徽 省 淮 南 师 范 附 小 余洪礼) 跨越百年的美丽 教材分析 《跨越百年的美丽》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的一篇课文。其深刻的思想内涵与优美的语言文字相互映衬,是小学语文教材中不可多得的文质兼美的选文。常见的教学设计,往往只挖掘居里夫人的生命之美,但又限于课文语言的概括与凝练,关于居里夫人更感性的人生经历无法直观地呈现,学生的理解与感悟像是无源之水,干涩而生硬。从语文本体性知识教学的要求研讨此课,就会发现此课独具特质的美,是居里夫人的生命之美与课文的语言文字之美的有机融合。从另一个角度上来说,感悟到语言文字下的澎湃情感,以及语言形式上的妙用,才是解析课文的突破口。毫无疑问,语言文字必须成为此课教学的重点。本课教学设计,采用欣赏阅读的策略,抓住课文中饱含情感之美的几处语言文字,从内容解析入手,通过朗读及内容的有效拓展等,不断强化情感认知,感受语言形式的妙处,更感受居里夫人的生命之美。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内容,感受居里夫人献身科学的精神及其生命的伟大和美丽。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精彩语段,感受比喻、反复等修辞方法以及联想、夹叙夹议等表达方法的妙用。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一)读题 1.读题 谁来把课题读一下:跨越百年的美丽。 2.板书 跨越百年的美丽——语言艺术与玛丽居里的美丽。 (二)揭示 这个课题很特别。上面是主标题,下面余老师加了一个副标题。从副标题看,今天这节我们将探究两个方面的美丽,分别是什么? 板书(在黑板中间位置):语言艺术、玛丽·居里。 读:玛丽·居里。 玛丽是她的名,居里是丈夫的姓。 学习这篇课文,我们既要欣赏玛丽居里的人生之美,也要欣赏这篇课文的语言艺术之美。 【课始点明本课的学习目标,突出语言艺术之美也是学习的重要内容。】 二、披文入情,感悟生命之美与语言之美 (一)解析开头方式 1.读文 谁来读课文的第 1自然段。 2.知晓开头方式 课件出示:1998年是居里夫人和她的丈夫发现放射性元素镭一百周年。 这是什么开头方式? 预设及点拔: (倒叙式开头)有点儿像,但不是。 (回忆式开头)意思对了,但没有这种说法。 (总起开头)在书上第一自然段旁写下“总起”两个字。 一起读:(课件出示)1898年—1998年 整整一百的记忆。在100周年这个特殊的时间,作家梁衡写下了这篇美丽的纪念文章。这篇课文,也是我们小学阶段学到的唯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