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章:了解 RAW 图像 推荐使用 RAW 图像的理由可对 RAW 图像进行大胆的后期处理 RAW 图像与 JPEG 图像的区别 EOS 系列数码单反相机拍摄的数据主要保存为 JPEG 和 RAW 这 2 种格式。一般用户多拍摄 JPEG 图像,而且多数用户仅使用这种格式。 用数码相机进行拍摄时,图像感应器会将捕捉到的光信号转变为电子信号,然后在数码相机内部会进行模数转换等,这样就生成了未经各种处理的 RAW 图像数据。JPEG 图像是根据用户拍摄时的设置,通过数码相机内部的影像处理器对未经处理的 RAW 图像数据进行各种处理和数据压缩等生成的图像。JPEG 是通用性较高的一种数据存储形式,由于是经压缩处理后的图像,因此其数据量较小,在进行数据的传输以及网络使用时均十分便利。 RAW 图像是未经数码相机影像处理器进行最终处理而保存下来的图像数据形式。几乎未经压缩,也完全没进行各种处理,与记录拍摄时“用户的相机设置信息”数据被一同保存下来。要查看或处理 RAW 图像需要 RAW 显像软件DPP。所谓RAW 显像,是指决定RAW 图像最终的图像处理条件、色彩处理以及压缩率等之后,将其转变为具有较高通用性的图像数据。换言之,RAW 显像就是对尚未经过最终图像处理的 RAW 图像进行最终处理的过程。因此,与经过再处理(对已完成最终图像处理的图像进行二次处理)的图像相比,其画质劣化较少。即使对色彩和亮度进行大胆调节也无需担心画质降低。此外,如下面对白平衡进行调节的实例所示,可以仿佛回到拍摄时一样,对相机进行重新设置,这种较高的可调节性是 RAW 的一大特征。对 RAW 图像的操作其实比很多人想象的简单得多,是一种相当方便的图像形式。 RAW 显像时可变更的主要图像处理条件 曝光补偿 白平衡 图片样式(照片风格) 清晰度(锐度) 对比度 颜色饱和度 色调 自动亮度优化 减噪 镜头像差补偿 色彩空间 只有拍摄时才能完成的主要设置 焦点 光圈值 快门速度 ISO 感光度 焦距 手抖动补偿 闪光灯控制 图像处理条件(白平衡)的重新设置 “自动” 拍摄时白平衡设置为“自动”的RAW 图像按照当时的设置得到了显像。白平衡的自动设置效果和预想的一样,白炽灯的颜色不是十分令人满意。将“色温”重新设置为2500K 运用RAW 图像可调性较高的特长,对图像的白平衡进行重新设置。使用DPP,可以通过观察电脑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