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光伏并网逆变器一个有效的反孤岛解决方案

光伏并网逆变器一个有效的反孤岛解决方案_第1页
1/8
光伏并网逆变器一个有效的反孤岛解决方案_第2页
2/8
光伏并网逆变器一个有效的反孤岛解决方案_第3页
3/8
反孤岛解决方案 1. 孤岛效应 所谓孤岛效应,是指当电力公司因故障或停电维修而停止供电时,用户端的并网逆变器系统仍处于工作状态,使得并网逆变器和周围的负载形成了电力公司无法控制的自供电网络。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处于孤岛运行状态时会产生严重的后果: (1)电网无法控制孤岛中的电压和频率,若电压和频率超出允许的范围,可能对用户的设备造成的损坏; (2)若负载容量大于光伏发电系统的容量,光伏发电系统过载运行,易被烧毁; (3)与光伏发电系统连接的电路仍会带电,对检修人员造成危险,降低电网的安全性; (4)对孤岛进行重合闸操作时会导致该线路再次跳闸,还有可能损坏光伏发电系统和其他设备。 因此,光伏并网逆变器具有孤岛检测和反孤岛的功能是很有必要的。 2. 孤岛检测 检测孤岛效应的方法有很多种,主要分为两种:被动检测和主动检测。 被动检测就是光伏并网逆变器检测与电网连接处的电网电压或频率的异常来检测孤岛效应。 主动检测是有意的引入一些扰动信号,来监控系统中的电压、频率和阻抗的相应变化,以确定电网的存在与否。 比较被动检测和主动检测的区别,被动检测的软件实现比较简单,但是检测范围有限,无法满足并网发电系统反孤岛保护安全标准的要求,因此我们选择用主动检测的方法;而主动检测可以使孤岛检测的盲区尽可能的小,孤岛检测比较有效,但是软件实现比较复杂,并且会使并网发电系统的发电效率有所降低。 国际上对反孤岛检测方案和响应时间没有明确的规定, IEEE Std.929[2]和IEEE Std.1547[3]根据孤岛效应发生时的具体情况推荐了不同的孤岛效应检测时间。表 1为IEEE Std.1547[3]允许的孤岛效应检测时间。 表 1 IEEE Std.1547[3]允许的孤岛效应检测时间 状态 电网跳闸后电压幅值 电网跳闸后电网频率 允许的检测时间(s) 1 0.5nV nf 0.16 2 0.5nV nf +0.5Hz 0.16 注:nV 指电网电压的额定值。对于中国的单相市电,nV 为220~(有效值); nf 指电网电压的频率值。对于中国的单相市电,nf 为50Hz。 经研究讨论,根据逆变器的控制策略,我们选择了两种的孤岛检测的方法,滑膜频率偏移法(slip-mode frequency shift, SMS)和主动电流扰动法。 3. 滑膜频率偏移法 并网光伏逆变器采用电流控制并网,即控制逆变器的输出电流,使其成为...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光伏并网逆变器一个有效的反孤岛解决方案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