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专题综合分析 1.密闭装置法 (1)装置中溶液的作用:甲装置中NaHCO3 溶液(或CO2 缓冲液)可为光合作用提供CO2,乙装置中NaOH 溶液可吸收容器中的CO2。 (2)测定原理 ①甲、乙两装置中液滴的移动均是由 O2 含量的变化引起的。 ②甲装置单位时间内红色液滴向右移动的距离为植物 O2 的释放速率,可代表净光合速率(若液滴向左移动,则为负值)。 ③乙装置单位时间内红色液滴移动的距离为植物 O2 的吸收速率,可代表呼吸速率。 (3)测定方法 ①将甲装置置于光下一定时间,记录红色液滴向右移动的相对距离(m),计算净光合速率。 ②将乙装置置于黑暗中一定时间,记录红色液滴向左移动的相对距离(n),计算呼吸速率。 ③真正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m+n。 (4)对照实验:为防止气压、温度等因素所引起的误差,应设置对照实验,即使用死亡的绿色植物分别进行上述实验,若液滴移动,则需要对实验结果进行校正。 例题1、请利用下图装置完成对某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和呼吸作用强度的测定,并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D:NaHCO3缓冲液 (2)假设红墨水滴每移动 1 厘米植物体内的葡萄糖增加或减少 1 克,植物的实际光合速率是___克/小时。假设每天光照 15 个小时,一昼夜积累葡萄糖_____克(不考虑昼夜温差的影响)。 【答案】(1)右移 左移 (2) 12 84 2.圆叶片上浮法 利用真空渗入法排除叶肉细胞间隙的空气,充以水分,使叶片沉于水中。在光合作用过程中,植物吸收CO2放出 O2,由于 O2 在水中溶解度很小而在细胞间积累,结果使原来下沉的叶片上浮。根据在相同时间内上浮叶片数目的多少(或者叶片全部上浮所需时间的长短),即能比较光合作用的强弱。 例题2.取生长旺盛的绿叶,利用打孔器打出一批直径为 1 cm 的叶圆片,将叶圆片细胞间隙中的气体排出后,平均分装到盛有等量的不同浓度 NaHCO3溶液的培养皿底部,置于光温恒定且适宜的条件下(如图甲),测得各组培养皿中叶圆片上浮至液面所用的时间(如图乙)。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a~ b 段 随 着 NaHCO3溶 液 浓 度 的 增 加 , 类 囊 体 薄 膜 上 水 的 分 解 速 率 逐 渐 增 大 B. c~ d 段 随 着 NaHCO3溶 液 浓 度 的 增 加 , 叶 绿 体 基 质 中 C3的 生 成 速 率 逐 渐 减 小 C. c~ d 段 随 着 NaHCO3溶 液 浓 度 的 增 加 , 单 个 叶 圆 片 有 机 物 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