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位移传感器 【教学目的】 1. 了解光纤传输的基本原理 2. 了解反射式光纤传感器的一般原理 3. 学习用光纤传感器进行相关物理量的测量 【教学重点】 1. 反射式光纤位移传感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2. 反射式光纤传感器的输出特性曲线。 【教学难点】 反射式光纤位移传感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课程讲授】 1. 光导纤维是利用什么原理传输光波的? 2. 光纤传感器有功能型和传输型两大类,反射式光纤位移传感器是哪种类型光纤传感器? 【课堂提问】 一、实验原理 1)光导纤维与光纤传感器的一般原理 图1 光纤的基本结构 光导纤维是利用光的完全内反射原理传输光波的一种介质。如图1所示,它是由高折射率的纤芯和包层所组成。包层的折射率小于纤芯的折射率,直径大致为0.1mm~0.2mm。当光线通过端面透入纤芯,在到达与包层的交界面时,由于光线的完全内反射,光线反射回纤芯层。这样经过不断的反射,光线就能沿着纤芯向前传播。 由于外界因素(如温度、压力、电场、磁场、振动等)对光纤的作用,引起光波特性参量(如振幅、相位、偏振态等)发生变化。因此人们只要测出这些参量随外界因素的变化关系,就可以通过光特性参量的变化来检测外界因素的变化,这就是光纤传感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2)反射式位移传感器的结构原理 反射式光纤位移传感器是一种传输型光纤传感器。其原理如图2所示:光纤采用Y型结构,两束光纤一端合并在一起组成光纤探头,另一端分为两支,分别作为光源光纤和接收光纤。光从光源耦合到光源光纤,通过光纤传输,射向反射片,再被反射到接收光纤,最后由光电转换器接收,转换器接受到的光源与反射体表面性质、反射体到光纤探头距离有关。当反射表面位置确定后,接收到的反射光光强随光纤探头到反射体的距离的变化而变化。显然,当光纤探头紧贴反射片时,接收器接收到的光强为零。随着光纤探头离反射面距离的增加,接收到的光强逐渐增加,到达最大值点后又随两者的距离增加而减小。图3所示就是反射式光纤位移传感器的输出特性曲线,利用这条特性曲线可以通过对光强的检测得到位移量。反射式光纤位移传感器是一种非接触式测量,具有探头小,响应速度快,测量线性化(在小位移范围内)等优点,可在小位移范围内进行高速位移检测。 图2 反射式位移传感器原理 图3 反射式光纤位移传感器的输出特性 二、实验仪器 光纤、光电变换器、低频振荡器、电压表、支架、反射板、测微头、测速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