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3.0T 核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及弥散加权成像在进展期胃癌 M 分期评估中的临床应用中期报告背景:进展期胃癌患者的 M 分期对手术治疗方案决策和后续随访有非常重要的影响。然而,传统图像检查方法如 CT 和 MRI 在 M 分期评估中存在局限性和不足。3.0T 核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及弥散加权成像技术近年来得到进展,并在肝、胰等消化道肿瘤诊断中已经得到应用,但在进展期胃癌 M 分期评估中的应用还需要进一步讨论。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 34 名进展期胃癌患者,进行 3.0T 核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及弥散加权成像,评估其在 M 分期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所有患者均在手术前接受了至少一种传统图像检查方法(如 CT、MRI等)的检查。对动态增强扫描进行定量分析,包括“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S 曲线)、增强进程(EP)、时间-对比度曲线(T-C 曲线)等指标。结果:34 名患者均完成了 3.0T 核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及弥散加权成像检查,其中 31 例在手术后进行了病理学检查。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其中有 28 例为 M1 期,3 例为 M0 期。对动态增强扫描进行定量分析发现,与传统图像检查方法比较,3.0T 核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的 T-S 曲线斜率明显高于 CT;T-C 曲线最大肿瘤对比度也要高于传统图像检查方法。弥散加权成像可以较好地显示病变区域的弥散性状况。结论:3.0T 核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及弥散加权成像在进展期胃癌 M分期评估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可以提高 M 分期的推断准确性和可靠性。需要进一步开展大样本讨论,以确定其在临床实际应用中的价值和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