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公文处理及文件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使我公司公文处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提高公文处理工作的效率和公文质量,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公司董事会及公司管理委员会的公文,是公司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是指导布置、报告情况、交流经验的重要工具。 第三条 公文处理是包括公文拟制、办理、管理、立卷归档在内的一系列衔接有序的工作。 第四条 公文处理应当坚持实事求是、精简、高效的原则,做到及时、准确、安全。逐步使用办公自动化管理系统。 第五条 公文处理必须严格执行国家保密法律、法规和其他有关规定,确保国家秘密的安全。 第六条 各院校(部门)负责人应当高度重视公文处理工作,明确专人负责公文处理工作,并加强对本单位公文处理工作的领导和检查。 第二章 公文种类 第七条 院校常用的公文种类主要有: (一)决定。适用于对重要事项或者重大行动做出安排,奖惩有关单位及人员,变更或者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等。 (二)通告。适用于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 2 (三)通知。适用于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任免人员。 (四)通报。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或者情况。 (五)议案。适用于工会代表向校教代会或工代会提请审议事项,或在我院校的省、市、区人大代表向省、市、区人大提请审议事项。 (六)报告。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 (七)请示。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 (八)批复。适用于答复下级机关的请示事项。 (九)意见。适用于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 (十)函。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事项。 (十一)会议纪要。适用于记载、传达会议情况和议定事项。 (十二)计划。单位为完成一定时期的任务而事先所作的安排与打算。由于内容的差别和期限的不同,计划又分为“安排”、“规划”、“方案”、“设想”、“要点”等。 (十三)总结。适用于对前一阶段工作或一个任务完成情况进行系统回顾、分析、归纳、研究,作出评价,得出经验和教训,以及规律性的认识。 (十四)制度。单位制定的要求有关人员在某方面或某类事项上 3 共同遵守的规则或程序。 (十五)规定。指单位处理某种事项而制定的法规性文件。 ...